工商社論》拜登時代 美中關係依舊緊繃?
如無意外,拜登(J. Biden)將在明年1月成爲第46任美國總統。一般鹹認拜登似有機會延續民主黨「前輩」們的路線,讓當前飽受折騰的美中關係能就此緩和,但問題並沒有那麼單純。
過去4年川普總統主政下,美中間的角力不斷,說到底就是地緣政治的摩擦與意識形態的對立,類如過去的美蘇對抗。只是,當前美中雙方在貿易戰、科技戰與金融戰各面向雖劍拔弩張,但美中經貿關係仍較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密切得多,美中利益矛盾卻也得到調和的機會。也就是說,從理性思維出發,兩國走向熱戰極端風險的可能性極低。
然而,同樣從理性角度來看,一戰前的大英帝國與德意志帝國之間,貿易往來十分密切,且隨着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經濟繁榮,除了英德兩國政治菁英對立情緒較高外,民間普遍畏戰,英德兩國應無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但是當德意志帝國着手組建海軍,並着手擴張全球殖民地時,身爲海權霸主的英國備感威脅,原料來源與市場去路的生存壓力,加上奧匈帝國王儲遇刺所激發的恐慌與不理性浪潮,最終讓兩國走向戰爭。
近年來中國頻頻在南海、西太平洋進行軍事行動,早已引起美國政界菁英的高度注意,且美中兩國海軍均着手擴張軍備,這種態勢一如當時英德兩國的軍備競賽,亦暗示着重演一戰歷史的可能性正不斷攀升。更重要的一點在於,經過這次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洗禮,民主與共和兩黨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已無分軒輊,落實亞太「再平衡」的機會加大,過往冷戰時期促成全球實現「長期和平」(Long Peace)的重要條件已不復存在,美中間的對立只怕會更加激烈。
首先,冷戰時期美蘇互擁核武下的恐怖平衡,是兩國不致開戰的主因。但如今無人機、精準打擊武器面世,瞄準敵國基礎建設與社會穩定的資訊戰出現,大規模的軍隊對抗並非主戰場。正如同今年初美國暗殺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又或者像去年伊朗偷襲沙烏地阿拉伯原油設施,都是針對特定點的打擊。也就是說,有限度與節制的衝突只怕更加頻繁,過去避免冷戰轉爲熱戰的「核遏止」因素,恐怕無法完全阻止戰爭爆發。
其次,當前國際組織呈現失能狀態,也是另一個促成戰爭爆發的主因。過去聯合國轄下各機構是調停各國爭端的主要國際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秉持相同精神設置的世貿組織(WTO)等,都肩負重要任務。但隨着美國傾向單邊主義,甚至揚言退出WTO等組織,並透過人事凍結等方式技術性癱瘓這些機構;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WHO遭中國操控的質疑更徘徊不去,相關舉措飽受批評;人權紀錄不彰的中國更成爲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均顯露出這些二戰後成立的國際機構,已無法發揮其預設功能。
第三,中國不會放棄擴張全球影響力的企圖,讓雙方對抗更難以避免。近年來中國在西太平洋正積極擴張政治影響力,除了與東南亞各國合作「一帶一路」投資項目外,在南海領土爭議上也是毫不退讓,伴隨着香港、臺灣議題,中國將擴張領土與民族復興相捆綁,已不存在掉頭煞車的空間。對於早將太平洋視爲「內海」的美國來說,中國的作爲已直接威脅到美國的既有利益,美國不會對此忍氣吞聲。
最後也是值得密切注意的是,美國政界菁英對中態度,逐漸從避戰轉變爲不畏對抗。冷戰時期,美國之所以能借由自由與繁榮贏得最後勝利,依靠的優於蘇聯的國家治理制度,也是民主法治強於專制獨裁的最佳明證。美國政界菁英深信,民主法治是必須全力守護的核心價值,但一黨獨大的中國崛起,卻令其產生信仰危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2019年中國經濟產出規模按美元計價約當美國產出的60~70%,若經購買力平價(PPP)平減,則2015年中國的經濟規模甚至已超越美國。若美國認可中國爲新興霸權,等同承認毋須遵奉美國信仰且推崇的民主制度,新興國家也可以達到等同甚至超越美國的經濟成就。對美國政界菁英來說,捍衛民主價值就是捍衛自身信仰,也是維護美國利益的窄徑,若未來美國無法在經濟領域中保持領先,恐怕就必須在其他面向與中國一決勝負了。
展望未來,雖然拜登表達就任後願意在氣候、環境議題上與中國合作,也宣示美國重返國際組織的決心,但這並不表示拜登會扭轉川普的對中戰略方針。因爲,除了美國民衆反中情緒高漲之外,民主黨內對中鷹派人士亦所在多有,中國的人權問題更讓黨內無法容忍,美中恐難重回舊好。隨着美中對立態勢難解的想法越發堅定,一旦美中間有衝突發生,還得仰賴拜登核心團隊以理性的態度與機敏的處理手法應對,才能避免美中擦槍走火的極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