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政治白目唐鳳挑戰美國敏感神經

中時社論

臺灣受邀出席美國總統拜登主導的虛擬「民主峰會」,能躋身國際政治舞臺確實是難得的外交成果,但民進黨政府得意忘形,趁機彰顯我國的國家地位,挑戰美國的「一中紅線」,引起美方戒心。濫用美國的支持與信任,同時升高兩岸敵意,一盤好棋硬是被民進黨政府搞成對外關係危機四伏。

地圖展示有違美國一中

面對中共的強大壓力與可能的反制行動,拜登堅持民主價值,履行政治承諾,邀請臺灣出席於9、10日舉行的民主峰會,也將美國對臺灣「堅若磐石」的支持推上新高峰,但美方也同時定下條件,強調邀請臺灣符合「一中政策」,以免過度刺激中共,破壞「拜習會」後美中關係漸趨緩和的氛圍。

美方說明,民主峰會並非「民主國家峰會」,國務院公佈的是來自110國「受邀參與者」名單,而非「受邀參與國」,這一切都是爲臺灣量身訂做。而在峰會各國發言中,除了臺灣的政務委員唐鳳及墨西哥駐美大使外,都是由總統或總理參加,美方刻意降低臺灣代表的位階,除了再度畫出一中底線外,也是政治妥協。

但民進黨政府過度引申美國的善意,會前就不斷強調唐鳳發表的是「國家聲明」,以及她是少數受邀民主峰會擔任與談人的「政府代表」,無非是要彰顯國家地位及官方性,製造已突破「一中天花板」的假象,但除了「大內宣」效果外,在國際場域只是自曝其短。

而在實際會議中,臺灣的政治操作與躁進演出,終於引起美方戒心。唐鳳擔任「對抗數位威權主義及肯定民主價值」分組討論的與談人,秀出一幅南非非政府組織「CIVICUS」根據各國公民權利開放程度的排名,地圖上臺灣被標示爲綠色的「開放」,中國則被標爲紅色的「封閉」,予人臺灣與大陸爲兩個國家的印象,違背了美國的一中政策。

據外電報導,白宮國安會官員「擔心地圖似乎將臺灣呈現爲一個獨特國家」,「憤怒地」聯繫國務院,要求將唐鳳的視訊畫面卡掉,只留下聲音及臺灣數位部長唐鳳的字卡。畫面甚至打上免責聲明,「在此小組討論上表達的任何意見都屬個人意見,並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急欲畫清界線,一場外交風暴儼然形成。

事後美方迴應,白宮從未下令切斷唐鳳的畫面,指稱報導不正確。美國國務院則表示,螢幕共享的混亂,導致唐鳳的畫面被刪除,這是「無心之過」。但無風不起浪,美國先透過媒體表達不滿,再予以澄清是慣用手法。

大談國會佔領送暖川普

除了敏感的主權、國家地位議題外,唐鳳致詞內容也凸顯臺灣的井底之蛙文化。唐鳳在宣揚臺灣民主成就時,表示「2014年,臺灣民主已臻成熟,和平佔領國會的行動,奠定了後續政治改革的基礎,同時也掀起了青年行動及公民參政的浪潮」,這可說是現代「政治白目」的極限。

美國民粹主義極端分子於1月6日佔領國會,被視爲「美國之恥」,是美國民主體制失能的表徵,更傷害了拜登倡議民主峰會的正當性。美國司法部門正在追究國會之亂的法律責任,而共和黨企圖洗白、脫罪,唐鳳卻在全球民主殿堂誇誇而談「和平佔領國會」,好似在向前總統川普及共和黨送暖,真不知拜登政府及民主黨作何感想。

美中戰略競爭已進入「拜習會」後的新階段,在「共存」的基本原則上,測試對方的意圖與底線,最敏感的臺灣問題仍將是「零和博弈」,但會有效管控風險、經營戰略穩定,透過建立護欄,避免競爭流向武裝衝突。兩大強權都希望建立新行爲準則,讓雙方的戰略競爭能夠鬥而不破。

以《臺灣關係法》、「三公報」及「六項保證」爲指引的「一中政策」是拜登政府的「兩面刃」,一方面可作爲力挺臺灣及打「臺灣牌」制衡中國大陸的法律基礎,同時也可表態不會超越「一中」底線,在這次民主峰會就運用得淋漓盡致。只是民進黨政府另有企圖,但手法拙劣,破壞了美國的佈局。

美國外交政策首要目標是自己的國家利益,即使「堅若磐石」支持臺灣,但有其極限;民進黨政府的外交完全依賴美國,不但淪爲美中競爭的戰爭代理人,更可能回到美中共管的最壞局面,唐鳳事件就是明確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