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重讀兩蔣日記 還原歷史定位

中國時報社論

兩蔣日記從美國史丹佛大學回臺灣保存,歷經了十年的訴訟。這整個過程雖然曲折,可從長遠的歷史來看,卻具有正面的意義。

首先,兩蔣日記本來就不應該只是作爲中華民國史、臺灣史的研究範疇,它同時也是世界史的重要一部分。從存放在史丹佛大學開始,蔣介石日記就引起了全世界史學家的注意。包括各國研究二戰史、中國史、抗戰史、中國外交關係史、中美史等的學者,他們都會到史丹佛大學去,看看歷史當事人蔣介石當年對於個別事件是如何思考的,他的決策背後是什麼考慮,他複雜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釐清真相 重新評價蔣介石

更多研究中國史學者前往一探這位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所走過的歷史進程,在日記中所記錄的最真實而無所隱晦的內心世界,研究者想看到的是這位歷史人物真實的面貌。當然,研究者也想要從日記找到蛛絲馬跡,來和過去記載的歷史作印證。畢竟日記可能是最真實的個人所思所感。比如說,國民政府要不要對日抗戰,抗戰的決策是如何訂定,蔣介石是不是一直在避戰等,歷來衆說紛紜。

然而在日記中,人們卻看見蔣介石心中,早就在籌謀抗戰的軍事準備、軍隊訓練、兵器製造等。史丹佛研究員郭岱君即指出,當時蔣介石心中有一個全盤抗戰的大棋局,希望把全國力量統一起來,有更好的經濟建設,軍事基礎,才能夠展開全面抗日。後來的情勢經歷西安事變,已非他所能夠控制。可是在日記裡,即呈現了他對國是一盤棋的全局思考。這有助於釐清歷史真相,重新評價蔣介石。

其次,從中國史的角度來看,蔣介石做的許多決策,影響中國大歷史的進程。包括北伐、國共分裂、軍閥混戰、剿共戰爭、西安事變、二次國共合作、長期抗戰、制定憲法、國共內戰、撤退臺灣等等,這一切影響歷史的大事件裡,蔣介石是如何下決策的?他的思維方式如何?這些都可以在日記裡,試着尋找答案。

當然,最爲史家如黃仁宇所關心者,毋寧是做爲一個領導人,面對當時中國內外交迫的局勢,外交上有不平等條約,中國如此積弱,而辛亥革命後的中國四分五裂,軍閥割據,如何帶領國家走出困局,實爲最艱難的考驗。更何況,要建立一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民主共和」政體,這對所有中國人都是未曾設想的烏托邦。

開闊史觀 不拿兩蔣作鬥爭

在蔣介石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像當時所有中國知識分子一樣,只能用傳統的儒家思想,如王陽明心學自我惕勵,勉力爲之,盡力應付變局。在他的眼前,並沒有一個前例可循,更沒有人可以指導他。日記,把蔣介石還原爲一個「人」,一個從清末成長,到日本念軍校,回過頭來投入革命,再一路摸索應對,終成最高領導人的「探索者」。

兩蔣日記對臺灣史也具有非凡的意義。過去威權時代蔣中正被捧爲偉人,只能崇拜,等到民進黨執政,又被貶爲二二八元兇、白色恐怖殺人魔,對他爲臺灣所做的經濟建設,將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型進入工業社會,爲教育所建置的九年國教、設立大學等,都缺乏全面而公正的評價。歷史變成「追捧」或「追殺」的兩種極端。這根本不是歷史研究,而是政治鬥爭。兩蔣日記回臺,正好可以讓那些缺乏世界觀的史學界人士,好好研究一個真切的蔣介石與蔣經國,還原歷史真相。

此外,兩蔣日記回臺還有一個更現實的意義是,讓我們重新從世界史、中國史、臺灣史的總體思維,看中正紀念堂的保存與定位。設想,當史丹佛大學把兩蔣日記視爲珍貴資產,引發史家的探討之時,我們何不把兩蔣日記化爲中正紀念堂的瑰寶?引發民衆的研究討論,並藉此成爲世界史學者必定要來研究的中心。臺灣不是一直希望與世界連結嗎?爲什麼放着兩蔣日記這樣好的題材不用,而拚命要改掉中正紀念堂來抹煞它的歷史價值呢?

總之,兩蔣日記回臺後,國史館首度公開《蔣介石日記》是一個起步,將促使兩蔣歷史定位的重新思考。期盼社會能更公平看待兩蔣的功過,還原歷史的原貌,不要拿兩蔣作爲政治鬥爭的工具,擺脫這種幼稚、狹隘的政治意識形態史觀。我們應該有更廣闊的歷史觀,纔會看到臺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