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也關心公共衛生 對登革熱仍需提高警覺

南市誠信中醫診所鄧佳明醫師指出,中西醫對登革熱均無特效藥,皆以症狀治療爲主,受感染者必需多休息與補充水份,且勿再讓蚊蟲叮咬。(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民衆在炎熱夏季,除了要小心中暑脫水之外,更要避免被病媒蚊叮咬,溫暖潮溼的臺灣相對適合登革熱的傳播,過往歷史記載,登革熱有全臺大流行的爆發力;對於目前和緩的疫情,仍不能太掉以輕心。

臺南市誠信中醫診所鄧佳明醫師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在氣候暖化下,溫度上升可能會擴大病媒蚊生存範圍,同時也會提高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活性,很可能導致雌蚊的吸血頻率增加;又發現,溫度低於17度C,不利於病媒蚊生長,但臺灣南部接近熱帶氣候,年均溫約在18度C以上,在生存條件上對這些蚊蟲較有利。

若不慎感染登革熱,典型症狀有突發高燒、肌肉關節痠痛眼窩痛、頭痛、倦怠無力、食慾不振與噁心等,少數抵抗力差者有可能合併細菌感染,或因體質因素造成重症情形,但若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困難、流鼻血低血壓或嘔吐等危及生命徵象,應儘速至醫院檢查。目前中西醫對登革熱均無特效藥,皆以症狀治療爲主,受感染者必需多休息與補充水份,且勿再讓蚊蟲叮咬;依個人體力狀況,通常在感染約一週後可逐漸康復

中醫在疫病初期以「清熱解毒」爲主,用穿心蓮金銀花連翹黃連解毒湯等,能減緩病毒生長與高熱症狀;後期若皮下瘀斑未退,則用「滋陰涼血」的梔子牡丹皮玄蔘溫清飲;愈後若仍有殘餘症狀,如頭痛、低熱或噁心厭食等,這是餘邪未盡現象,輔以川芎茶調散、藿香正氣散或四君子湯方藥,能收鎮痛解熱、行氣止痛與益氣健脾等療效,中醫治療可縮短登革熱病程,減少不適症狀,有助於患者體力恢復。

登革熱預防重於治療,中醫強調治未病,「消除病媒蚊」即是最佳策略需注意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喜住乾淨水溝,最具體作法就是清除孳生源,確實落實「巡倒清刷」工作,比起噴灑殺蟲劑更爲重要。根據統計,臺灣建築型態屬多樣化,有許多空屋空地地下室,而這些空間是病媒蚊最常躲藏之處,若病媒蚊密度過高,就易引爆流行,因此只要有積水處,應常巡掃清潔,唯有徹底消滅病媒蚊,才能完全斷絕登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