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爲何統一農曆7/15舉行? 國史館曝歷史脈絡

許多公司行號30日午後在公司大樓門口準備豐盛的供品,舉行中元普渡,民衆虔誠祭拜,並燒紙錢讓好兄弟領用。(劉宗龍攝)

中元普渡爲何統一農曆7/15舉行? 國史館曝歷史脈絡。(翻攝自AIT臉書)

今天是中元節,許多民衆都會在這天舉行普渡。不過國史館指出,早年的臺灣,其實一整個農曆7月四處都在普渡,而非僅限於中元節當天。戰後初期,中華民國政府觀察到長達一個月的祭祀活動,所消耗的牲口和費用相當可觀。於是決定在1952年制定「改善民俗綱要」,規定普渡「統一於農歷7月15日舉行」。

​國史館表示,過往普渡就有分成「私普」和「公普」。對社會大衆而言,普渡是地方年度大事,不會隨意缺席,許多街坊、廟宇還因此特別錯開彼此的期程。況且中元不只設壇舉行儀式,一些地方還會舉辦搶孤、夜間遊行、放水燈等盛大活動,使得祭典往往多達數天。這些重要的儀式總是吸引人潮共襄盛舉。

早期社會交通尚未像今日發達,中元節這天也是一年之中難得返鄉祭拜、遠方親戚相聚的時節,所以各家各戶亦會備妥豐盛佳餚,邀請親友共享。既然是地方大事情,爲何今日不少地區中元祭典、普渡規模看似不如從前?國史館認爲,這和戰後初期的官方政策脫離不了關係。

國史館指出,早在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就曾針對各地中元祭典產生的衛生、浪費、治安等問題,提出改善要求。到了戰後初期,中華民國政府認爲仍有改善傳統民俗之必要,在1947年訂定「查禁民間不良習俗辦法」,內含取締民間信仰儀式與活動。

此外,政府也觀察到長達一個月的祭祀活動,所消耗的牲口和費用相當可觀。不僅如此,拜完之後還習慣贈禮、相互請客,導致整個7月人們都忙着採買和續攤。更有報導指出有人爲了請澎湃些,散盡家產、四處借款,飽餐數頓後,卻口袋空空、負債累累。

國史館表示,中央政府因此決定在1952年制定「改善民俗綱要」,規定普渡「統一於農歷7月15日舉行」,祭品以清香、茶果、鮮花爲原則;如果有牲品,只限一對豚、羊。隨後,地方政府也不停勸導民衆停止宴客;管制演戲天數和規模;禁止放水燈、開關鬼門、豎燈篙等。

國史館說明,爲了有效推廣,當時不僅透過村裡長、里民大會、座談會、廣播、教育,或與公家機關、學校合作等方式加強宣導,還派員至各地監督。1959年「臺灣省改善民間習俗辦法」施行後,各地還設置「改善民俗實踐會」作爲協助政策推動與因應地方情形的組織。

​國史館認爲,政府致力改善中元祭典,部分是受五四運動以來的思潮所影響,重視科學、將傳統信仰視爲迷信。部分則因爲鋪張狀況已違背提倡戰時生活勵行勤儉、節約的理念。

至於有達到效果嗎?國史館表示,當然,一些廟宇的確因爲統一拜拜調整日程,普渡被迫改到7月15日進行,祭典有所縮減,致使放水燈等部分傳統活動逐漸從常民記憶中消失。一些地區則因日期整合,居民僅能選擇一地參加,確實影響地方祭祀規模。促使部分地區因爲配合節約,擁有更多經費可以投入建設。

不過,仍有更動日期後,居民卻堅持依照舊有祭日拜拜的例子。也有的實施一年後,隔年立刻改回原先的日子,但積累已久的慣俗要改變並不是那麼容易,還是有些地方會持續有規模地祭拜和宴客,節約目標仍難完全落實。​國史館據此歸納出結論:面對國家的宗教治理方針,民間也會有相應的對策。這也是爲什麼許多傳統祭祀活動能夠延續至今的原因。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