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瑋/與思想史家林毓生的對話(四):法治高於民主,共和調節自由

林毓生2014年在香港主持專題講座,與青年合影。(圖/周天瑋提供)

● 周天瑋/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曾從事華爾街和香港業務,目前在美國大型跨國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併爲三家臺北媒體撰寫評論。

(續上篇)

周天瑋:本世紀人工智能對國家治理的影響會很大,對計劃經濟也會有影響,我前年寫過一篇文章《科技專政方便黨國機器》稍微談過這個問題

林毓生:21世紀人工智能影響到獨裁和奴役的可能性非常大,那會構成極權主義,而不僅僅是威權主義了。

周天瑋:馬列即便一度走到了終點,但是社會主義是否走到了終點?

林毓生:沒有。

周天瑋:由於全球貧富差距嚴重拉大,社會主義重返大舞臺,您認爲前景如何?

林毓生:不容易看得出來。

周天瑋:目前科技對文化的統治和壟斷,墜入令人十分擔憂的境地。真相被犧牲,人的話語權被技術控制,僞信息大行其道,像是笛卡兒建構主義理性論那樣的僞知識借屍還魂。

社會主義又要起來

林毓生:前景看不出來,目前美國政治是一塌糊塗,社會主義又要起來,海耶克的理論受到非常大的威脅。新獨裁在中國經濟實力的背景之下會怎麼走?俄國普京也是新獨裁。我四年前在香港做了10個講演(按:實際上是2014年春天在香港城市大學的中國文化中心,林教授專題主講「反思現代性與中國革命經驗」),社會主義在21世紀又要回來的。

社會主義本來走向民主,現在變成了社會主義走向獨裁。麥迪遜(James Madison)提出三權分立共和公衆問題由公衆解決。錢永祥是《思想》主編,和中央研究院蕭高彥都是非常好的學者,對這個問題有研究。

▲從林毓生去年籤書的筆跡,可以看得出精神狀態的差異。(圖/周天瑋提供)

周天瑋:因此,法治更重要了,法治可以對抗獨裁。

林毓生:可以,法治在美國也受到威脅。

周天瑋:法治與民主可以分開對待。

林毓生:可以,而法治高於民主,否則的話,會流於多數暴政。沒有了法治,就沒有了一切東西。前幾天美國又發生了精神病患拿槍殺人,槍械可以在美國自由買賣,不需要調查個人背景,這其實並不符合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原始精神,當時是因爲有獨立之需要,這成爲美國最大的矛盾。

看不出人類指導思想

周天瑋:中國模式與美國模式會走出怎麼樣的前景?

林毓生:中國模式是以搞經濟爲手段幫助獨裁和共產黨的財富。一部分是民間經濟,另外一部分是計劃與指令經濟。前途是少數人越來越富而有力量,民間力量不能起來。

▲林毓生案頭書架上有幾本他的老師們的著作以及他最近在臺北出版的新書《中國激進思潮起源後果》。(圖/周天瑋提供)

林毓生(接着說):我看不出來21世紀的人類有任何指導思想了。古羅馬發展出來的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必須與自由主義相結合纔有希望。共和主義與自由主義的重點不一樣,兩者互補。共和主義從公共事務關係出發,最主要是發展成爲以三權分立和相互制衡去保證政治不腐化,再以公共精神爲基礎,促進相互合作。至於自由主義,主要就是以個人主義爲基礎,建構人權的保障體制等等。目前共和主義在沒落,個人主義也走到了極限,因爲個人的自由已經擴大到無邊無際了。

(看護進門表示,林毓生的午餐時間到了)

周天瑋:謝謝您今天給我的最近出版的新書《中國激進思潮的起源與後果》。

林毓生:這部新書的序來不及寫,聯經出版社說要出版了,我也同意,所以就沒有序了。

熱門點閱》

►周天瑋/與思想史家林毓生的對話(一): 「我比慢」

►周天瑋/與思想史家林毓生的對話(二):對一生最大的影響

►周天瑋/與思想史家林毓生的對話(三):海耶克一席話點醒了我

►周天瑋/與思想史家林毓生的對話(五):林先生切莫過於憂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