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農民分散氣候風險 國泰、富邦推農業保單

產險公司推出農業保單農民分擔氣候風險。(圖/視覺中國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鑑於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極端,農業所面對的天災風險大幅增加,但政府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金額有限,各家產險公司紛紛推出農業保單,協助農民分散天災風險,並減輕其因天然災害所致的重大損失

國泰產險自去年11月份起,推出以「芒果」爲標的物的「芒果農作物保險」,更區分爲政府災助連結型、區域產量型,讓農民可以針對本身的需求選擇,出單件數已超過百件。

政府災助連結型,主要的承保期間爲芒果成長期,即芒果開花期至當期果實成熟採收期止,在此期間內,若遇到颱風豪雨、寒害三大天災,且符合政府的「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資格」時,僅需提供理賠申請書並附上該筆土地的政府覈定災害通知書,即可依據政府覈定的受害面積計算理賠金額。而保險公司也根據去年損失記錄,直接反映在今年的保費定價上,降幅高達20%,讓果農在減少保費的負擔下,仍然可以獲得與去年相同方案的保障。

區域產量型則是以臺南玉井左鎮南化楠西爲試辦區域,不限定天然災害以及病蟲害種類,只要在保險期間因爲天然災害以及病蟲害,造成年度區域平均產量低於投保時約定的區域平均產量,保單即會啓動。採用政府公佈之數據,降低理賠爭議,也可申請政府保費補助。

富邦產險則是專攻水稻」,推出「水稻區域收穫農作物保險」,分別提供農民50%及33.33%的保費補助,農民僅須負擔10%的保費保單即可成立,農民若於保險期間,面臨到颱風、乾旱、豪雨、冰雹或是病蟲害等災害造成產量減少,只要農委會公告農民所在鄉鎮市區的水稻平均產量低於保險約定的保證產量,短缺的收穫量就能獲得保險理賠。根據統計,臺南2017年二期稻作的投保面積已達到了717公頃,投保以臺南市農民最踊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