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價漲10倍,車位僅翻番?廣州投資車位值不值?

車位值不值得買,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個收官了7年的大社區還在兜售車位

風頭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詹青

香港,有一個車位是很牛的事情

根據香港媒體報道,今年6月,位於香港九龍區天鑄公寓大樓的一個車位以600萬港元交易,創全香港車位售價新高,比去年英皇國際西營盤維港峰518萬港元的車位成交紀錄高出15.8%。

廣州車位會不會也越來越貴?車位值得投資嗎?

有些車位越來越貴,貴到業主“肺疼”

根據克爾瑞廣州的數據,目前廣州中心區車位的售價普遍超過7萬元/平方米。去年下半年,珠江新城兩個樓盤被爆出“子母車位”售價高達100多萬元/個;小北路某盤的車位,也曾出現195萬元/個的天價

中心區的車位大多數不便宜。

近日,淘金某樓盤正在“賣”車位,不過兜售車位的“姿勢”有些奇怪。樓盤人士介紹,每個車位70萬-80萬元不等,只能一次性付款,購買後可以獲得該車位40年的使用權,另需交納150元/月的車位管理費。相當於花七八十萬元租一個車位40年,不少街坊大呼“實在太貴”。

不久前,天河牛奶廠某盤賣車位,定價80多萬元/個,引起業主抗議,業主的理由很簡單粗暴——憑什麼啊,珠江新城都沒賣這麼貴!

爲什麼住宅賣得貴,大家雖然抱怨,但買不起也就算了;車位賣得貴,會引起很多業主抗議?

那是因爲車位不僅是“剛需”,而且車位的購買羣體有着特定的範圍。根據物權法優先保證業主需求”原則小區車位必須優先滿足業主需求,多餘的車位如果要賣給非業主必須通過公示,沒有業主反對方可出售。因此,車位市場所涉及的買賣範圍通常更窄,這也讓業主更有能力對抗過高的售價,也更有議價談判空間

也有例外,有些車位便宜如“白菜

雖然整體來說,車位的售價越來越貴。但是車位的價值判斷標準比較飄忽,絕不僅僅是看路段,值不值得購買也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這段時間白雲區某小區一直在兜售車位。這是一個居住人氣很旺的中型社區,然而建設了15年,最後一期也已經收官7年了,現在還在賣車位,並且打出了“最低13萬元起”的廣告,業主仍然熱情不高,廣告牌豎了快一年,銷售速度仍然“蝸牛”,開發商說,還有100多個車位沒賣出。該小區10年前的車位售價爲8萬-10萬元/個,如今13萬元/個起,以均價15萬元/個來算,升值的確有限;而同期買入的住宅,已有近10倍的漲幅

13萬元起/個的車位貴不貴?不貴,還挺便宜的,因爲距離該小區不到1公里的另一個社區,目前車位二手價是30多萬元/個。

爲什麼相距不遠的兩個社區,車位價格相差了一倍多?

所以,判斷車位貴還是不貴,標準比較複雜。

和住宅不一樣,買車位不僅僅要看路段,還要看車位配比、供求關係。如果一個社區,車位配比相對充足,並且開車的人不多,那麼就算路段不錯,車位也未必賣得起價。所以,考慮車位是否值得購買,不僅要看大環境(路段),還要考察小環境(社區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車位究竟值不值得投資,除了對投資回報的考察,還要注意車位投資有一定的侷限性

第一,車位的最大限制在於——它基本上只能在同一個小區裡面流通。很少聽說誰跑去隔壁小區買或者租一個車位,停好車後還要再走二三十分鐘才能到家。

第二,車位交易稅費非常高。二手車位涉及的稅費有個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契稅差額部分30%-60%土地增值稅、差額部分5.6%增值稅、差額部分20%個稅等加起來,基本上,各種雜七雜八的稅費在15%左右,甚至高達20%。所以,假如你購買車位用來投資,如果增值沒有超過20%的,基本等於沒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