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色產業 創綠色品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夏天,滿目青翠;冬季,林海雪原。地處白山腹地的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生態優良,羣山之間河流縱橫,森林覆蓋率達86.7%。近年來,撫松縣依託綠色資源進行產業轉型,以旅遊爲主的現代服務業、以人蔘爲主的醫藥健康業和以礦泉水爲主的綠色食品業已成爲縣域支柱產業。

種參之變:讓綠水青山保值增值

“現在有機肥生物藥、生物菌劑等搭配使用,農藥用量減了一半。”東崗鎮東崗村村民李振川種了30多年人蔘,如今換了新種法――請當地一家植保科技公司解決農藥殘留問題,“環境好了人蔘纔好,才能開創綠色品牌。”

去年以來,撫松縣實施農藥化肥“雙減半”行動,推廣高效、低毒、低農殘農藥,加大新型肥料補貼覆蓋,這兩年全縣化肥農藥用量比往年下降50%以上。

“守住綠色底線,才能談綠色發展。”白山市生態環境局撫松縣分局局長李振中說,農藥化肥“雙減半”是生態修復的一個突破口。

“以前是毀林種參,現在是林下播種,迴歸野山參自然生長的狀態。”52歲的徐懷友在撫松經營着80多公頃的林下參基地,林下參價格遠超農田參,還能保護森林資源。

種參方式的轉變背後,是撫松縣讓綠水青山保值增值的努力。撫松將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等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加強管控,實施一系列重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

近年來,撫松縣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40多天,完成大蒲春水源地保護區退耕和生態移民,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去年,全縣植樹造林2313畝,森林撫育5000畝,林業總產值近80億元。

點綠成金特色產業跑出加速度

鄰近長白山景區的漫江鎮前進村風景秀美。村裡開發旅遊,建起一排排別緻的木屋客棧屋外燈籠高掛,屋裡溫暖舒適,東北農村大炕和現代化設施融爲一體。

“山還是那山,樹還是那樹,村子變得更美了。”村民毛建鳳過去在外打工,如今是一名客棧服務員,月工資3000多元,家裡的農房換成鎮上70多平方米的樓房,“孩子上學方便,父母生活也舒坦。”

近年來,撫松縣形成總投資超800億元的生態度假產業集羣,去年旅遊收入達27.1億元。眼下,全縣冰雪旅遊項目陸續啓動,前進村旅遊也十分紅火。“從網絡預定情況看,今年冬天民俗客棧爆滿。”一家度假區的營銷負責人李曉玉介紹。

近3年來,撫松縣冰雪旅遊接待突破126萬人次,收入達26.8億元,佔總體旅遊收入的27%,冰雪“冷資源”變成了“熱產業”。

在撫松,以旅遊爲主的現代服務業、以人蔘爲主的醫藥健康業和以礦泉水爲主的綠色食品業正在加快發展。

當地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丁金剛介紹,企業從事人蔘深加工,已研發30多種產品,年產值從前幾年的300多萬元增長到6000多萬元。目前,撫松縣年產人蔘佔全國人蔘產量的38%,人蔘從業人數超20萬,人蔘種植加工企業與業戶達1300多戶,開發出飲品保健品、化妝品、藥品等300餘種產品。

惠民富民:共享生態紅利樂農家

正值旅遊旺季,漫江鎮錦江木屋村鄒吉友家的農家樂遊客不斷。“人多的時候,一天得招待200桌。”鄒吉友說。

錦江木屋村有着“長白山最後的木屋村落”之譽,加之緊鄰大型旅遊度假區,被開發成爲一處鄉村民俗旅遊景點。

鄒吉友在全縣第一個成立旅遊合作社,搞起了農家樂。合作社一年收入30多萬元,還帶動了村民增收。鄒吉友還在村邊承包了30多畝林地,種植林下參,向遊客提供挖參體驗服務,“挖出來的參,遊客都直接買走了。”

以大型旅遊度假區等龍頭爲引領,撫松縣形成了以點連線、以線成面全域式旅遊發展格局;依託優勢產業資源,撫松着力建設10個特色小鎮、百家精品農莊、千家旅遊客棧……撫松旅遊業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萬餘個,帶動1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北崗鎮蒲春河村依託蒲春河小漿果產業園建設精品農莊,村民鄔彥明把自家9畝地租給了產業園種植藍莓。“今年光在產業園務工就掙了8000多元。”鄔彥明說。

“再過幾年,咱們白山通了高鐵,交通就更方便了。我們要提前謀劃,依靠好生態和特色產業,讓大夥吃好旅遊飯。”蒲春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則華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