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從投資看衛星產業發展前景(下)
圖/美聯社
雖然市場看好看熱,惟衛星產業與航太產業發展路徑相同,都具有高技術、高資本、高風險等產業特性,對此給予如下三點提醒:
應重視工程數字、勿急功近利
第一、航太產業重視物理特性,須面對嚴酷的工程數字現實,這是很需要務實的產業,不同於一般產業特性,可以快速變換模式而探索出潛在市場需求,因而事業開展,很殘酷地說,過於熱情夢想、過於場面話與情面話,使投入者長期不太正視工程數字現實,反而是阻礙發展,甚至徒耗資源心力。
第二、國人向來有前期熱情、中後期乏力的情形,或急功近利,然而航太產業技術與試驗都需要長時間耐心琢磨累積,國人也常有因急切、欠缺耐心而取巧的事例,或不在細節上苛求謹慎的事例,這在發展衛星與航太事業上將使風險更加風險,過往美蘇太空競賽已經發生過太多次悲劇,例如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事件、蘇聯科馬洛夫事件。
第三、許多先進系統經常是援用各國最佳的部件,先從精進技術切入,再擴大自制率。臺灣正在加速火箭、衛星產業的發展,LEO衛星星系將走向大量商業化,政府應主動創造市場需求,有些太空任務目標可以由民間來做的,就交給民間承擔,政府若對產業多開放一點,其實對推進國家進步的力量會很大。過去國家太空中心、中科院扮演着「系統整合商」的角色,我們以福衛1號至5號的衛星系統開發經驗,過去非由民間主導的任務,期待國家太空中心、中科院多跟民間業者協作,加速產品的開發速度,提升競爭力。期望我國企業未來在打造整個火箭、完整衛星系統開發上,宜在系統整合能力有限下應慎選分工位置加以聚焦發展。
建構太空服務網
太空領域的需求包羅萬象,除了配合相關計劃或設備進行零組件設計外,從最終的使用目的規劃詳盡的服務方案會是更有價值的作法,也可以促進我國產業從配合客戶需求,進而提升到創造市場需求的發展方向。由於在地太空領域的開發應用理應屬於國家安全的範疇,對於科技發展、國防、資訊安全、環境管理等…都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建構出符合臺灣本地的太空領域相關基礎設施、人才培育、應用發展方向、資金佈局、乃至於跨國協作的工作都對未來的國家總體發展都非常重要。在政策推動的進度上採用實體與線上服務並進發展的生態鏈,提供完整方案的服務網路,將有助於太空產業穩固加速成長。
最後,期許我國在這波太空衛星熱潮中,全力發展LEO衛星,尤其臺灣創投產業發展蓬勃不僅經驗豐富,整體基金規模也不小,可藉由政府的企圖心及政策的引導,將此產業納入國家重要發展方向,如此可將創投基金投資方向誘導至此產業,加上政府資金的投入,將資金有效的導入,不出10年臺灣一定可以形成完整的太空產業鏈。雖然目前臺灣太空產業鏈還在初期發展階段,不管是火箭、衛星等垂直或水平相關產業,雖不完整但也是一種優勢,代表發展空間將會更有彈性與靈活度,臺灣的太空產業是很值得期待的!(續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