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灣2021經濟前景續看佳

臺灣疫情影響下,零售業和休閒娛樂出行活動僅下降8%。圖/本報資料照片

如果將2020年看作一場測試,臺灣可說是通過考驗的優等生。在全球陷入無休止的封城循環之際,臺灣經濟已走出困境,經濟成長表現強勁。由於一開始的防疫措施奏效,臺灣本地需求波動,遠較其他市場爲低,加上全球科技相關產品需求驚人,出口因此得以維持成長。此外,全球疫苗接種進度加快和經濟復甦,也會爲臺灣2021年成長提供動能。因此,臺灣有望成爲爲數不多及連續兩年保持正成長的經濟體之一。

本地需求方面,由於臺灣是亞太地區出行限制最小的地區,加上政府紓困政策充足,因此疫情對消費的負面影響有限。雖然全球不確定性私人投資的增長帶來一定傷害,但政府財政支出整體投資提供支撐。

臺灣零售業和休閒娛樂出行活動僅下降8%,相較之下,同爲亞洲四小龍的南韓香港新加坡分別下降13%、22%及29%。與此同時,政府派發振興三倍券亦令零售恢復十分迅速。踏入2021年,消費者信心好轉和勞動力市場壓力緩解,都將會有助於家庭支出。

隨着全球商業情緒回暖,臺灣本地企業於2021年會加速投資步伐以滿足全球需求,尤其是備受青睞的半導體資訊通信科技產品。全球供應鏈重組持續積極影響投資,以歐洲企業爲主要動力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有望反彈,臺商迴流帶來的資金,亦將持續推動製造業投資。

外需方面,由於美國及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反彈,臺灣出口成長率從2020上半年的0.5%,急升至2020下半年的8.9%。根據目前外銷訂單的成長趨勢,2021年外部需求有望保持強勁,尤其是5G、網路數據中心電動車等相關產品。隨着國際企業提高供應商對ESG的承諾,對綠色能源的推動,也將會持續鞏固臺灣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不過,高科技行業和其他行業之間的差距仍是主要風險。截至2020年11月,臺灣半導體公司營收去年同期增加22%,但從各行業整體來看仍與去年持平。鑑於疫情衝擊,這個結果算是不錯,但也顯示出一些行業的前景更具挑戰性,例如石油及天然氣運輸化工金屬及材料。

貨幣政策方面,由於經濟成長表現良好,臺灣央行於2021年將按兵不動。儘管臺灣央行祭出限縮房地產相關政策,但不太可能升息,因爲此舉會吸引熱錢,進一步推動新臺幣走升。鑑於央行外匯政策的變化、直接及證券投資資金持續流入,臺幣將維持適度升值。

流動性充裕對房地產和股市也會產生影響。利率走低和貸款增加推動了臺北市房價的上漲,2020年11月較去年同期漲幅達7.9%,爲2014年以來最高。商用不動產的前景同樣樂觀,空置率有望保持低位。然而,如果住宅工業用地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政府可能會實行更嚴格的房市政策。此外,半導體行業將繼續支持股市表現,但行業之間會存在差異地緣政治也會帶來波動。

鑑於臺灣強勁的半導體需求、投資主導的建築活動及全球經濟復甦,我們對臺灣GDP成長率預測調高爲2020年3.1%,2021年爲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