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人行數位貨幣可能的意外後果

支付寶、微信支付恐被人行數位貨幣取代。圖/新華社

繼今年5月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行數位人民幣(DCEP)之後,8月中旬中國商務部更將之擴展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幾乎涵蓋全國的精華區。雖然人民銀行多次表示數位人民幣是爲取代現金(Mo),但外界賦予它許多意涵與期待,包括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甚至在SWIFT外另起爐竈。本文就來分析這些期待有無可能實現,另外是否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後果。

支付寶不保?

目前微信跟店家收的手續費,大概是消費金額的0.6%。央行數位貨幣是法定貨幣,因此應該不會跟店家收取手續費,而且每家店都必須接受。再加上店家收取央行數位貨幣後,是瞬間入帳,微信支付還要一兩天之後纔會入帳。此外微信再大還是有倒閉風險,因此可預期其市佔率將很快被央行數位貨幣取代。

目前臺灣許多小商家收受電子支付的意願低,部分原因是手續費高達兩三趴,而造成此高手續費的原因應該是大家喜歡綁信用卡來支付。如此不但拉長支付的流程與環節,增加行政成本,進而又影響接受的意願。未來臺灣若實施央行數位貨幣,會搶了目前電子支付的市佔率嗎?可能並不明顯,因爲民衆會想享受有延遲支付效果的電子支付(因綁信用卡)。但小商家因爲不用支付手續費,再加上有收受之義務,因此整個社會無現金支付的比例將大幅提升。

交易資訊所有權歸屬

電子支付是Fintech的基礎建設之一,因爲蒐集分析支付過程相關資訊,可用來判斷顧客的消費偏好與信用,作爲提供新產品的重要依據。因此有人說其價值將超越支付本身,這也是許多業者競相投入電子支付行業。未來央行數位貨幣可能市佔率第一,累積的大量資訊,其所有權歸屬爲何?若都鎖在央行資料庫,這對Fintech的發展會造成什麼衝擊,值得大家深思。

銀行擠兌風險與資金荒

人民幣數位貨幣採用兩層設計,人民銀行發行數位貨幣後,透過商業銀行來發給一般民衆。銀行每取得一定數額的數位貨幣後,央行就要扣減該行等額的存款準備金,跟銀行從央行取得現金是一樣的。民衆跟銀行提領現金的話,錢是放到自己的口袋。提領數位人民幣的話,錢是放在其手機上的央行數位錢包。民衆消費轉帳時,就透過手機錢包來進行。

平常相安無事,但有些經營不善銀行的擠兌風險就升高了。這不是針對某一國家的質疑,而是IMF或BIS的相關報告中都會討論此問題。因爲過去一有風聲草動,民衆跟銀行擠兌時還需要人到現場,相關單位還能運用各種手段來讓民衆冷卻。但現在民衆只需在家裡按按手機,就能把錢轉到沒有風險,易於保管的央行數位錢包。而這種看不見的擠兌風險,可能遠比傳統的擠兌更可怕。

雖然央行不會針對數位貨幣給利息,但因目前的低利率環境,使得民衆更在意存款的安全而不是利息,因此更傾向把錢放在央行數位錢包。這將嚴重影響銀行吸收存款,也讓銀行的銀根更加吃緊。銀行若提高利息來吸引存款,那麼又將增加其資金成本,讓其經營更爲不易。

DCEP能突破金融封鎖嗎?

近來美中關係緊張,從貿易戰打到金融戰。因此許多人都對數位人民幣寄予厚望,希望藉由中國的先進技術與多項專利來強化人民幣的國際化,突破美國可能透過在SWIFT對中國的金融封鎖。事實上人民幣數位貨幣是對其國民發放現金的系統,SWIFT是國際的轉帳平臺,兩者的目的功能都不同。

又有人說以人民幣數位貨幣來推動國際間以人民幣作爲交易貨幣。事實上兩個中國人出國後,互相以手機進行數位人民幣的轉帳是沒問題的,但若在其他國家的商店中以數位人民幣進行支付,則可能衍生不小風波。

例如過去許多東南亞國家,禁止該國商店「非法」接受支付寶或微信,因爲違反其貨幣主權。最後要求支付寶或微信必須與當地銀行合作,讓該國政府可以掌握才能進行該業務。未來若是官方的人民幣支付系統大舉入侵,應該是各國法律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