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疫苗護照深具挑戰

隨着疫苗接種速度加速,《彭博商業週刊直指「疫苗護照」(vaccination passport)將是國際旅遊的黃金通行證,已有不少國家計劃推行疫苗護照;然亦有反對的聲浪美國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州長就禁止在該州使用疫苗護照,足見問題的複雜程度

疫苗護照並非首創

所謂疫苗護照,是指證明持有者曾經接種過防新冠病毒疫苗,或是曾經確染痊癒後免疫的證明。疫苗施打比率較高的國家或區域(如以色列英國等),或是高度仰賴觀光的希臘、西班牙與泰國等國,傾向得以疫苗護照,重啓經濟活動,回覆國際旅行

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就有類似的規範,有頒發的國際疫苗接種或免疫證書先例,如2005年《國際衛生條例(IHR)修正案附件7,就規範預防黃熱病疫苗接種所提供的保護期有效期有關的接種證書。

四大障礙尚待克服

然而,過去僅針對特定區域,影響人數也少許多,與此次的COVID-19有很大的不同,WHO對發行護照態度相當保守。推動新冠疫苗護照有以下幾個障礙亟待克服:

首先,確認疫苗效力:已經上市疫苗相當多,除經多數國家認可的BioNtech、牛津AstraZeneca、莫德納與強生等疫苗外,還有中國國藥(Sinopharm)、科興與俄羅斯衛星五號等疫苗。各國批准的疫苗各有不同,導致疫苗護照承認的疫苗也有別。且各疫苗的效力長短,至今亦無定論變異的病毒也將衝擊疫苗有效性,3月份的《科學》就指出,若可能使疫苗失效,也須有撤回疫苗護照的權力。

其次,缺乏共通做法:根據媒體報導,已有以色列、中國大陸、日本、丹麥、瑞典、東協與歐盟等國或區域組織正在規劃類似的證明,還有不少私人企業如航空公司民間組織,也設法推行疫苗護照。若缺乏一致性作法,將淪爲各行其是的結果。

第三,符合方便與安全性:美國至今無全國性的接種證明與資料庫,《華爾街郵報》報導,只要花費200美元就可買到僞造的接種證書,還有電子版證明。共和黨認爲疫苗接種紀錄爲私人的健康資訊,不應授權使用,將疫苗護照視爲監控人民與侵犯隱私的工具。科技業正嘗試透過APP平臺或區塊鏈等技術,提高安全性降低隱私等疑慮。不過相關努力,是否有助於緩解阻力,仍有待觀察。

最後,防範不公平系西方世界最關心的道德議題,3月底出刊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MEJM)提到:

在疫苗有限下,幸運提早獲得疫苗的人,是否有權享有豁免的特權?少數族羣低收入者接種率較低,以及因哲學或宗教反對疫苗者,都可能受到歧視;最新的《英國醫學期刊》(BMJ)指出:全球甚至各國國內取得疫苗的相當不均,老年人、患過敏症或有嚴重疾病的人不適合或不建議施打,孕婦則是被排除在臨牀試驗之外,接種疫苗有不確定風險,降低施打的誘因。甚至在巨大的數位落差下,許多人沒有智慧型手機或網路,也都侵犯了其平等權

紐約時報》亦憂心成爲下一個政治引爆點,因接種者享有特權,即是政府給予其特別照護,西方國家通常就是有錢的白人享有。讓人想起令人不安的景象:被允許進入商店棒球比賽場餐館的是不成比例的專業階層的白人,有色人種和工人階級的成員被不成比例地拒之門外。如果工作場所也要求提供疫苗接種證明的話,就業也會向白人傾斜。

WTO去年底已經成立智慧疫苗證書工作小組(Smart Vaccination Certificate Working Group),並聯合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海事組織(IMO)及國際移民組織(IOM)等國際組織制定國際統一的疫苗接種證書。惟由於各國考量互異,短期內恐難整合出一個國際標準,故較可能走向區域相互承認,經過一段時間才逐漸協商產生共通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