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印尼:全球南方大國的四大挑戰

印尼2024年2月將舉行總統大選,新總統的大任將不只在於追求「全球南方」大國的地位,更在於促進區域經濟體的茁壯。圖/美聯社

印尼總統佐克威今年的外交行程滿檔,光下半年就出席了印度G20峰會、中國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及因應以哈戰爭而召開的阿拉伯與伊斯蘭國家高峰會。印尼身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電動車電池不可或缺的鎳礦最大產國,佐克威在11月舊金山APEC領袖峰會前,還特別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在白宮會談,論及中東戰火和彼此策略夥伴關係之建立。儘管如此,佐克威卻沒有受到國際間應有的重視,除了他明年初就要卸任的政治現實之外,還有三個原因。

■明年超級選舉年,

新總統三選一,來頭皆不小

其一,明年2月的印尼總統大選,目前呈現「三腳督」競選情勢。身爲執政民主奮鬥黨員的佐克威面臨長子吉布蘭出走,與代表前進聯盟的現任國防部長普拉伯沃‧蘇比安託搭檔競選。另兩組參選人則分別爲代表團結改革聯盟的前雅加達省省長阿尼斯搭檔穆海敏,以及代表民主奮鬥黨的中爪哇前省長甘查爾搭檔現任政治、法律與安全統籌部長馬福德。

目前選情最被看好的普拉伯沃‧蘇比安託是前總統蘇哈托的前女婿,他兩次與總統大位失之交臂,2014年和2019年的總統大選,都是被佐克威擊敗。這位1998年排華運動時代的中將將領,因爲迫害人權而被美國製裁,2020年才被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取消制裁;而今年9月,他否認在美印兩國國防部聯合聲明裡面,譴責中國大陸在南海的積極擴大影響力。「兩大之間,難爲小」,三位總統參選人日前同臺演講時皆強調,世界局勢不穩,在中美競逐的大背景下,印尼會繼續採行多邊主義,亦即「多方交好,廣結善緣」。

其二,因應氣候變遷和地層下陷的兩階段首都遷都計劃,前途未卜。將首都由雅加達遷往婆羅洲的東加里曼丹省不同的兩個縣,史上少有先例,也是佐克威任內的指標型世紀工程,是集政治、經濟、社會與環保於一身的重大複合型政策。印尼國家財政能否負擔得起320億美元的遷都經費?遷都工程該「所託何人」?中國大陸基建能力強、興建成本低、完工時程快,是不是合適的政治選擇?這一切還有賴明年的新總統重新拍板定案。

其三,用高鐵串連「雅加達-萬隆」142公里、延伸到距離雅加達700公里的東爪哇省首府泗水,構築一條城市走廊的願景,已隨着「雅萬高鐵」在10月初正式通車而落實。然而建造期間產生的沿線土地徵和環境保護問題,以及因新冠延宕導致造價由規劃的43億美元大增到73億美元,仍引發不少民怨。由於雅萬高鐵是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大力支持的關鍵專案,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9月東協峰會期間,也曾親自搭乘一小段加持,但印尼新總統未來對「一帶一路」的相挺力度,以及高鐵外交的政治抉擇,尚有一絲懸念。

■促進區域經濟體茁壯,

印尼新總統任重道遠

從2004年印尼總統直選以來,蘇西洛與佐克威兩位總統都做滿兩任十年。明年2月總統大選和國會與各級議會選舉、以及11月地方行政首長選舉,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政到立法,所有的選舉「畢其功於一役」,是民主化之後首見的「超級選舉年」。

換言之,一年後的此時,印尼政治將呈現煥然一新的局面,而新總統的挑戰有四:其一,已經局部啓動遷都的世紀工程,是不是一個賡續進行的重大國政,以及高鐵國策背後「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思維,兩者都和中國大陸有密切的關係。其二,2025年「東協經濟共同體」要做到十國物暢其流、人員自由流動、投資自由化、解除資本流通限制,但就迄今的進度觀之,不容樂觀。做爲東南亞最大國的印尼,動見觀瞻,任重道遠。

其三,環顧全球南方國家,GDP超過1兆美元的國家,只有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尼,印尼不同於目前左派執政的另外兩個國家,不能忽視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國際和區域政治上的影響力,澳洲政府未來取得所購買的美國核動力潛艦之後,印尼是否維持「政經分離」的區域大國之自我定位,仍有待觀察。其四,東協與經濟共同體之願景,當是國本之所在。在今年中國(雲南昆明)-寮國(首都永珍)的高鐵正式通車後,可能向南延伸到泰國首都曼谷,甚至再向南延伸到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東協經濟走向一體化發展,前景可期。除了汶萊的自成一格,緬甸的政治形勢愈來愈惡化,菲律賓與中國大陸的南海爭議再起,印尼新總統在區域政治上,必須要扮演更主動積極的角色。

如果能夠維持政治穩定和種族和諧,經濟發展若再能搭上RCEP和2025年「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列車,印尼新總統的大任將不只在於追求「全球南方」大國的地位,更在於促進區域經濟體的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