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男人的錢還要賺股市的!這家婚戒品牌衝刺A股IPO

每經記者 陳晴

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現實生活中,浪漫的求婚場景都讓人印象深刻,而求婚鑽戒對於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們來說也是意義非常。

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靠着頗具噱頭的營銷口號,成立僅10年的新晉珠寶品牌DR近年來發展勢頭較快,品牌運營主體迪阿股份也準備衝刺A股IPO。從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DR品牌主打產品求婚鑽戒的毛利率高達70%。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個男人只能買一次,DR品牌是珠寶首飾行業裡第一個打出類似定位的品牌。不過當前,年輕人逐漸傾向晚婚,結婚率下滑導致鑽石需求下降,這是否會拖累主打求婚鑽戒的DR品牌?

除迪阿股份外,近期還有多家珠寶企業遞交招股書,欲在A股上市。而珠寶首飾行業本身也存在諸多變數:互聯網和新零售時代帶來的行業變革、疫情以及經濟增速下滑的衝擊……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環境正倒逼珠寶企業跑步上市以緩解困局,同時也會加速行業洗牌,少數經營能力、產品能力強的品牌會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70%毛利率背後:主打消費情感滿足

“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迪阿股份主要產品爲求婚鑽戒、結婚對戒和其他飾品,其中尤其求婚鑽戒是主打。具體來說,報告期內(2017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下同),迪阿股份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分類來看,求婚鑽戒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爲85.07%、85.41%、83.00%和78.48%。

迪阿股份的求婚鑽戒(平均)單價呈現上升趨勢。報告期內,產品(平均)單價分別爲1.01萬元/件、1.06萬元/件、1.15萬元/件和1.29萬元/件。

DR品牌售賣的部分求婚鑽戒產品 圖片來源:DR品牌官網截圖

單價上萬元的求婚鑽戒背後是迪阿股份較高的毛利率:2017年~2019年,迪阿股份綜合毛利率分別爲69.71%、69.82%、70.21%。相比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均值,迪阿股份的毛利率水平高出約25個百分點。

爲何相比其他公司能夠實現更高的毛利率?迪阿股份解釋稱,公司綜合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主要原因爲銷售模式、聯營收入確認政策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發行人對DR品牌採用全自營銷售模式,因此毛利率水平相對較高。”

迪阿股份還稱,若剔除銷售模式以及聯營收入確認政策的差異影響,公司產品毛利率較同行業可比公司可比產品毛利率略高出3~5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迪阿股份高於同行業的毛利率水平,不得不提到其從DR品牌創立之初就堅持的品牌觀念: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DR求婚鑽戒,持續向消費者傳達DR品牌“一生·唯一·真愛”的愛情觀。

對於迪阿股份的快速成長,戰略定位專家、上海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迪阿股份主要定位於求婚鑽戒,而且限定一個男人一生只能買一次,這一定位看起來比較狹窄,但其實非常精準。“求婚鑽戒這一市場非常大,迪阿股份相當於打了一個漂亮的側翼戰。”

“DR品牌的核心是情感賣點。”近日,從業多年的珠寶首飾企業負責人張新(化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一個男人只能買一次,DR品牌是珠寶首飾行業裡第一個打出類似定位的品牌。

對此,迪阿股份在招股書中也直言不諱。公司表示,毛利率較高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品牌內涵和情感滿足特性、產品定製化的經營特點、豐富的增值服務等因素帶來的溢價。

產品品類單一,是福是禍?

迪阿股份成立於2010年4月,控股股東爲深圳迪阿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爲張國濤、盧依雯夫婦,二人均是85後。成立僅十年,迪阿股份就在行業內小有名氣。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品牌精準定位之外,也與當前的互聯網迅猛發展背景有關。

張新分析認爲,互聯網時代,提供了更爲便捷、傳播更爲廣泛的信息分享方式,引導了消費者的需求和選擇。相比於傳統珠寶首飾企業主要通過線下門店進行品牌展示和傳播,迪阿股份更多是通過網絡進行品牌推廣,同時在線下門店落地銷售,線上線下實現了較好的融合。

事實上,迪阿股份在招股書中也表示,在渠道拓展方面,公司官網、小程序、天貓和京東旗艦店等渠道爲消費者提供了隨時瀏覽選購的線上平臺,近300家線下門店爲消費者提供了佩戴體驗和購買的渠道。此外,截至招股書籤署日,DR品牌在微博、微信公衆號、抖音、嗶哩嗶哩等知名互聯網平臺共擁有了超過1600萬粉絲。

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核心商圈之一楚河漢街上的DR品牌門店。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這一定位優勢和經營模式優勢能否長期保持?徐雄俊分析,相對於其他同行來說,迪阿股份產品品類較爲單一,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及超越。

張新也認爲,不排除其他企業可能採取與迪阿股份相似的定位和經營模式。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個男人只能買一次”這一品牌定位上面,迪阿股份已經具有先發優勢。

張新表示,未來迪阿股份能否長期保持優勢,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其能否結合情感定位持續對品牌進行高效傳播;二是未來鑽石市場容量是否足夠大。畢竟整體珠寶首飾市場中,目前仍以黃金珠寶品類爲主,鑽石只是行業中一個較小的品類。如果未來鑽石市場容量不夠大,行業中類似的品牌涌入過多且做得更好,將可能搶奪迪阿股份的市場份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近年來,年輕人逐漸傾向晚婚,結婚率下降,婚慶市場需求下滑對我國鑽石消費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15年我國鑽石消費量出現了小幅下滑的趨勢。不過,由於千禧一代受鑽石文化影響較深遠,我國鑽石消費不再侷限於婚慶場景,鑽石首飾逐漸出現在日常佩戴場景中。因此自2018年以來,我國鑽石消費增速逐漸恢復到4%以上。2019年,我國鑽石消費量約爲1289億元,同比增長5.26%。

至於鑽石能否長期受消費者歡迎,張新認爲,消費者的喜好隨時代變化,未來鑽石能否長期流行不好說。如果未來鑽石不再流行,迪阿股份產品定位比較單一,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已經相對比較固定,屆時若再想實現多元化發展或者轉型將比較困難。

張新舉例說,從1995年到2010年的大約15年時間裡,鉑金飾品也曾經很流行。“鉑金價格曾經達到黃金的近兩倍,但現在鉑金的價格幾乎只有黃金的一半了。”

高毛利率高銷售費用模式能否持續?

近年來,迪阿股份營收增速遠高於淨利潤,2019年淨利潤還一度出現下滑。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爲11.17億元、15億元、16.6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2.50億元、2.73億元、2.64億元。2019年,公司營收維持增長態勢,但淨利潤同比下滑3.18%。

迪阿股份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變動趨勢與主營業務收入存在一定差異,主要系期間費用不斷增長所致。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迪阿股份的銷售費用分別爲3.15億元、5.00億元、6.74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爲28.19%、33.32%、40.51%。迪阿股份銷售費用率明顯高於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18.78%、19.59%、23.90%)。

高銷售費用模式下,迪阿股份如何保證公司盈利能力?就相關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於近日致電迪阿股份併發送了採訪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覆。

若單從珠寶首飾方面來看,張新表示,隨着普通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受到一定衝擊,珠寶首飾企業可能出現客單價下滑現象。但從他了解到的情況看,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情況已有所改善。

事實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9月,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值累計同比下降12.5%,但今年9月單月,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3.1%。

張新表示,對於珠寶首飾企業而言,如果有核心優勢,企業還是有自己的機會,而做好產品和服務,仍是當前的核心和關鍵。他認爲,從整個行業來看,未來預計將由少數幾家知名大品牌保持頭部位置,但也會有許多差異化定位的品牌涌現。

此外,近期金價持續走高,或將支撐珠寶首飾企業業績。張新表示,許多珠寶首飾企業產品品類比較多,投資性金條和珠寶首飾可能同時經營。金價走高背景下,不少珠寶首飾企業近期投資性金條銷售增長比較明顯。“賺錢的時候,珠寶首飾行業可能沒有其他行業賺得那麼多,但是市場景氣度不高的時候,一定程度上能夠對衝風險。”

行業集中度提高

中小玩家份額或被擠壓

除了迪阿股份,近期週六福、夢金園、曼卡龍、菜百股份、中金珠寶、老鋪黃金等多家珠寶首飾企業都正在衝刺A股。多家珠寶首飾企業密集衝刺IPO,命運卻各不相同。目前曼卡龍和中金珠寶已經過會,而週六福則被否。

曼卡龍招股書顯示,我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規模從2009年的220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接近7000億元,成爲全球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增長最爲明顯的國家之一。但由於近幾年我國整體經濟增速下滑,珠寶玉石首飾消費增長亦有所放緩。

不過,珠寶行業內競爭企業衆多,包括國內品牌、港資品牌和國外品牌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知名度較低、規模較小的珠寶企業,市場品牌集中度較低。

珠寶企業爲何爭相沖刺A股IPO?徐雄俊分析稱,近兩年經濟大環境不佳,加上疫情的影響,這對婚慶市場和珠寶消費將產生一定衝擊。這種情況下,許多珠寶首飾企業壓力比較大,希望通過上市來提振信心。

徐雄俊還認爲,目前來看,珠寶首飾行業中周大福周生生等知名品牌佔據頭部位置,但也存在許多區域品牌或者中小品牌,市場集中度並不高。而未來隨着上市企業的增加,將有利於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上市企業或者大型企業集中。同時,部分中小企業可能面臨市場份額被擠壓的風險。

艾媒諮詢近期報告中也分析稱,中國珠寶首飾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有望進一步向龍頭集中。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內地珠寶首飾行業前五大品牌市佔率總計爲18.1%;中國香港地區前五大品牌市佔率爲42.7%;與中國香港地區珠寶首飾市場對比,中國內地珠寶品牌集中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迪阿股份目前還稱不上一家大型珠寶企業。徐雄俊分析,通過近幾年的快速成長,迪阿股份雖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相比周大福等頭部企業來說,迪阿股份的規模仍然偏小,公司並不具規模優勢。

Wind數據顯示,以2019年營業收入來看,13家A股珠寶首飾企業中,營收在20億元以上的企業8家,其中排名居首的老鳳祥營收高達496億元。此外,在港股上市的周大福、周生生等2019年營收也超過百億元(周大福會計年度以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計算)。

線上直播將成珠寶行業新突破口?

珠寶首飾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成爲業內許多人的共識,但在張新看來,即使品牌集中度提高,仍然可能有許多新的品牌涌現,而且未來這些品牌的成長速度可能相比DR品牌更加迅速。

“互聯網時代,如果定位精準,即使只是定位於一個非常小衆的品牌,也可能迅速成長。”張新認爲,隨着互聯網和新零售的發展,將加大行業洗牌的速度。“未來可能會有很多新的品牌出現,但是如果企業不具有優勢,消亡也很快。”

近期線上電商直播愈發受到重視,珠寶首飾企業如何把握機遇突圍?

萬聯證券近期研報分析稱,線下仍爲銷售主要渠道,線上電商直播打開行業新增長空間。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黃金珠寶92.3%的銷售份額來源於線下,線下仍爲主要銷售渠道。但同時,近年來電商佔比也在逐漸提高,並且疫情加速行業銷售份額從線下往線上轉移,預計到2020年,電商的份額將大幅提升至21.4%。

“很多情況下,直播壓價比較厲害,而且退貨率比較高,其實不太賺錢。”張新表示,珠寶首飾企業若想通過直播賺錢,當前市場對於產品的差異化、產品文化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對於企業來說,也要看直播的目的是什麼。有些企業有固定的廣告投入,直播對於他們來說是品牌傳播中的一個組合。

張新還介紹,近期留意到,有企業在直播中產品定價較低,甚至低於經銷商的拿貨價格。這對於企業的整個銷售體系將產生較長遠的不利影響。他建議,珠寶首飾企業進行直播時,要結合整個銷售體系進行規劃。

除了線上電商直播,年輕消費者和低線城市越來越受到重視。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數字化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已成爲消費主力。與此同時,未來,珠寶飾品品牌商加速下沉至二、三線城市,低線城市珠寶首飾滲透率有較大提升空間。“低線市場”及“Z世代”具有的強大消費能力,或將成爲未來中國飾品市場發展增長引擎。

曼卡龍招股書中也表示,隨着“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逐漸掌握消費自主權,巨大的新增消費羣體在審美觀念、消費觀念上的偏好引領了珠寶首飾行業發展的趨勢。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識的轉變,年輕消費者更多地將珠寶首飾消費作爲日常佩戴所需,而不再是傳統的財富或重要時刻的佩戴,生活化的珠寶需求逐漸旺盛。

徐雄俊則建議,首先,珠寶首飾企業一定要找準定位;其次,有效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加速實現全國佈局;再次,擁抱互聯網和新零售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更有效融合。“打造一個品牌並非一招一式,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把整個系統做好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記者|陳晴

編輯|樑梟 何小桃 王嘉琦

校對|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