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電動車比燃油車還便宜,你會買嗎?
文 / 騰馬丁博士
● ● ●
要說純電動汽車的痛點," 里程焦慮 " 和 " 價格高昂 " 首當其衝。
前者 " 里程焦慮 " 近年來提升明顯,部分量產純電動車型 NEDC 續航里程已經達到了600公里,小鵬 P7部分車型的續航里程甚至已經達到了706km。
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高昂的售價也在逐步下降。受制於動力電池的高成本,電動汽車的售價要比同級別傳統燃油車貴不少,定價高出許多,以至於在政府大幅補貼之下,價格仍居於高位。
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純電動汽車的普及。
那麼,如果純電動汽車的終端售價與同級別傳統燃油車基本相當,甚至還要比後者售價更低,你會考慮買一輛節能環保的純電動汽車嗎?
日前,美國彭博社(BloombergNEF)發佈報告預測,到2023年,動力電池的價格將跌至100美元 / 千瓦時的門檻。
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0年,鋰離子電池價格(從電池組整體來看)爲1100美元 / 千瓦時,到了2019年,報價已經降到了156美元 / 千瓦時,降幅高達87%。2020年預計仍會下降13%。
傳導至新能源乘用車上,這一利好將大幅拉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使其擁有與燃油車一樣價格競爭力,增加普及率。
▍降價之路
這裡有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宏光(參數丨圖片) MINI EV。
作爲一款代步車,五菱宏光 MINIEV 上市後,人氣一直居高不下,銷量節節攀升,11月銷量達33,094輛,位列新能源汽車第一名,取勝的關鍵即爲超低的價格。有意思的是,爲了定位低價,該車部分款型甚至沒有安全氣囊和空調。最終的結果是它成功了,甚至成了一種現象級產品。
於是廠商們看到了 " 價格 " 對於用戶的誘惑。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 A 級純電動汽車、B 級純電動汽車的售價甚至比傳統燃油車還低,用戶會果斷入手嗎?
根據能源研究公司 BloombergNEF(新能源財經)的最新報告,每千瓦時100美元的價格點是不少電動車市場領域專家期望的一個核心指標,這預示着電動車價格與同類燃油車的價格開始相匹配。
三種主流鋰離子電池分別是鎳錳鈷(NMC)、鎳鈷鋁(NCA)和磷酸鐵(LFP)電池,今年 LFP 電池已經跌破100美元 / 千瓦時的門檻。彭博社預計2020年平均電池成本爲137美元 / 千瓦時,到2023年將達到100美元 / 千瓦時,到了2030年,電池組的平均價格或將達到58美元 /kWh。
不過現在的汽車市場,電動車的價格仍然比燃油車高。只是因爲現在各個國家 / 地區有政府補貼政策,以及電動車的日常使用成本比燃油車低很多,才使得電動車看起來與燃油車的經濟性相當。如果到時候國家政策上依舊有相關的補貼,那麼電動汽車會比燃油車更便宜。
分析動力電池價格一路走低的原因,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首當其衝。
據瞭解,2018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產能達107GWh,而預計2030年可達到1.3TWh,同比增長11倍左右,產能的大幅增加形成規模效應,鋰離子電池成本的降低也是必然。
從2012年到2020年,電池的平均價格下降了82%。數據顯示,通過擴大產能,到2023年,電池成本將減低86%(十年週期),跌至100美元 /kWh 的門檻。
不僅電池自身的成本將會降低,衆多廠商也都在不斷研發各項電池封裝技術,也會降低動力電池包的生產成本。
比如,此前一度火熱的比亞迪刀片電池就摒棄了圓柱形結構,採用 CTP 技術將電池單體的形狀改變,不需要模組這樣的中間結構,可以直接佈置在電池包內。特斯拉和寧德時代也表示將研發 " 更高一級 " 的 CTC 技術。相比於 CTP,CTC 技術可以進一步節省模組等材料,同時減少底盤的設計程序。馬斯克表示:採用了 CTC 技術後,可以節省370個零部件,爲車身減重10%,並將每千瓦時的電池成本降低7%。
▍動力電池鏖戰
在決定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市場,目前全球格局又如何呢?今年9月,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0年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顯示,中日韓排名全球前三。
彭博新能源財經表示,中國電池產業之所以大獲成功,一方面受國內高達72GWh 的龐大電池需求的推動;另一方面,中國掌控了全球80% 的電池金屬精煉產能、77% 的電芯產能和60% 的關鍵原材料產能。
相比之下,日韓兩國在電池和四大關鍵原材料製造方面優勢明顯,但是在電池金屬精煉和開採方面的影響力不及中國。與中國相比,日韓兩國可通過環境和 RII(監管、創新和基礎設施)的優勢彌補原材料供應鏈的劣勢。
彭博新能源財經儲能研究負責人表示:" 過去十年,中國重金扶持電池供應鏈發展,輔之以激勵政策,現今佔據行業主導地位實屬意料之中。例如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從默默無聞到世界領先僅用了不到十年。未來十年,歐洲和美國會試圖打造各自的電池行業先鋒, 對在兩地新增電池產能的亞洲電池大廠發起挑戰。"
宏觀來看,目前中日韓三國的電池產業鏈發展的各項關鍵指標優於歐美國家。不過在未來幾年,歐美等國的鋰電池產業鏈將快速發展。
根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和日本仍然將是電池產業的頭兩位玩家,中國在電芯及關鍵原材料、市場需求等領域仍然佔據全球首位。不過,儘管在電芯和原材料等領域排名將超越日本僅次於中國,但韓國的鋰電池供應鏈排名會大幅下跌到第8位,美國和瑞典則會躍居到第三和第四,並且,共有5個歐洲國家進入產業鏈全球排名前十。
寫在最後:
拋開價格談汽車的使用價值,就是耍流氓。價格降到位,純電動汽車它不香嗎?在電動汽車不斷髮展的今天,無論是電池本身還是其封裝技術的研究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相信未來,隨着電池成本的不斷降低,電動汽車的售價將直接與燃油車競爭,加速汽車產業整體電動化步伐,留給還未上車的廠商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