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天下:劉必榮》元首外交的分寸

美國總統川普。(中央社

這一陣子「元首外交」的運作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美國總統川普用他的親信操辦對烏克蘭外交、用他女婿操辦中東外交,都是經典案例。元首或指派親信的外交不是不能做,國際政治上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是必須注意分寸,否則職業外交官士氣將受到很大打擊。

英國《經濟學人》就指出有些元首就是喜歡用幕後的外交管道運籌帷幄,這本無可厚非,值得關注的是其動機國家利益抑或私人利益。川普就是被質疑將個人政治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而讓民主黨發動了彈劾的調查。而出席國會彈劾聽證的多是職業外交官,也可看出外交體系對川普過度操作的怨氣

歐洲的元首外交也很精彩,和美國不同的是它不是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衝突,而是元首與元首之間的拌嘴,背後帶出來的是轉型歐洲誰風騷的焦慮。我們講的是法國總統馬克洪和德國總理梅克爾最近的交鋒

法國與德國是歐洲整合雙引擎。如果兩國都是同一政治傾向的政黨執政,雙方合作得就非常好;如果一個是右派政黨,一個是左派政黨執政,磨合就需要多一點時間,雙方關係走起來也會有一些磕磕絆絆。但今天情況不同,因爲主要的差異變成世代差異:馬克洪年底才滿42歲,對歐洲充滿企圖心,雖然法國也有黃背心示威,但比起其他國家相對來講還是處於優勢地位;梅克爾則是她最後一任,希望留下一個美好的政治遺產退場。一個要衝,一個要保守,衝突因此產生。

11月初,馬克洪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已經「腦死」。他質疑以美國和土耳其這樣的貌合神離,北約還能做到盟約第5條要求的集體安全嗎?爲了讓北約重新思考存在的價值,他也力排衆議,阻止了接納北馬其頓加入北約的談判。儘管北馬其頓已經做到了北約全部的要求,包括更改國名在內,馬克洪還是不願意接納。

所以梅克爾在稍後紀念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的餐會上,纔會氣呼呼地對馬克洪說:「我知道你喜歡破壞,但每一次你把杯子打碎後,都是我把它們一片片撿起來黏好,所以我們今天才有杯子在這裡一起喝杯茶,但我已經厭倦了不斷重複同樣的事。」

馬克洪表示12月初北約要在倫敦紀念成立70週年,他怎能粉飾太平假設美、土之間依然水乳交融?事實上,爲了避免尷尬,12月初在倫敦的會已經從峰會淡化盟國領袖之間非正式的聚會,會後的公報降級爲聯合聲明。他覺得梅克爾的務實其實是保守,改變太慢了。

一些盟國表示馬克洪的擔心有道理,但應該在盟國之間私下講,而不是公開批評,這隻會讓俄國高興而已。也有法國學者表示,馬克洪的講法智庫學者的分析,但這樣不經修飾的「腦死說」,不是負責任的國家領導人該說的。這就是前面所講,元首在從事外交工作時的分寸問題。

當然,也有學者表示,北約的嚇阻武力都跟美國相連,馬克洪想要在國防上擺脫美國的「北約夢」或「法國夢」,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梅克爾的務實態度是對的。看來馬克洪要領歐洲風騷,還需要一點時間證明他的能耐,歐洲元首外交的尖峰對話,依然精彩可期。

作者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