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獵戶藏弓 守護滇金絲猴22載

遊客參觀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雲南金絲猴研究中心。(新華社資料照片

8月27日,雲南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裡在休息的滇金絲猴。(中新社

儘管漫天飛雪,餘建華仍與平常一樣,天未亮就已出門。(取自大公網

幾十年都是如此,每天清晨5點半,餘建華便起牀吃早點,然後準備滇金絲猴的食物,至今已經持續了22年,風雨無阻。

65歲的餘建華是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裡的一名護猴員,家就在國家公園裡,叫「響鼓箐」,是滇金絲猴的主要活動地之一。談起人生經歷,餘建華說自己半生打獵、半生護猴。曾是一個以打獵爲生,村子裡最厲害的獵戶野雞、熊、野鴨皆是狩獵目標

「年輕的時候,爲了生計,在山上打獵,打過野豬野牛、熊。」90年代,他放下了獵槍,加入保護滇金絲猴的行列,昔日的偷獵者,如今成了「守護者」。

2009年,地處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城鎮的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正式對外開放,餘建華被聘爲公園的護猴員,每月有1500元人民幣的固定薪水

昔日偷獵者成守護者

在響鼓箐,像餘建華這樣的護猴員一共有24人,均來自國家公園內的3個僳族村寨。餘建華30歲的兒子餘忠華的經歷與父輩不一樣。中學畢業的他從小和父親在山上摸爬滾打,他的興趣是採集植物標本然後自己買書和在網上對比。

環境改善 猴羣量增加

靠着豐富的植物知識,餘忠華2003年被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看中,成爲一名編外人員

餘忠華記得,小時候附近的山林都是光禿禿的,現在是一片片密林。生態環境好了,滇金絲猴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目前國家公園內能觀測到的滇金絲猴有60餘隻,分爲11個家庭,2017年新增滇金絲猴9只,吸引遊客和民衆前來觀賞。「家鄉保護好了,子孫後代才能更好。」,老餘小余都有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