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髒的地方找噬菌體對抗超級細菌 陳立光獲國家新創獎

花蓮慈濟醫院主任陳立光團隊找到能殺死超級細菌的「噬菌體」,獲得國家臨牀新創獎。(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下同)

兆麟/花蓮報導

超級細菌就是對於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細菌,一旦造成感染,往往會讓醫療團隊十分頭痛,嚴重時更可能會帶走病人生命。爲了對抗超級細菌,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陳立光與團隊研究找到能殺死超級細菌的「噬菌體」,有效降低病人感染的風險,獲得國家新創獎的臨牀新創獎,以及經理人月刊頒發社會公益創新類的年度Super Mvp獎項

在對抗疾病過程中,醫療科技不斷進步,但細菌也會成長,對於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當藥物無法對細菌產生作用的時候,造成的感染將無法控制,陳立光主任表示,噬菌體其實是病毒的一種,也是細菌的天敵利用大自然物種平衡的法則,找到針對性的「噬菌體」,就能吃掉所謂的「超級細菌」。

噬菌體存在於大自然中,也可以透過實驗室培養。目前陳立光主任就研發出一種清潔劑,透過把噬菌體加入清潔劑中,就可以在病人可能被感染前,先以清潔劑消毒病房。而且要培養出一間加護病房所需要的清潔劑噬菌體數量,只需要幾個小時

「噬菌體就像是針對細菌的標靶藥物!」陳立光主任說,噬菌體顧名思義就是吃細菌維生,而且還很挑剔,只吃它喜歡吃的細菌,而且噬菌體是生活環境中本來就存在的,不是基因改造或化學合成的產品,加上如果沒有細菌當食物,噬菌體就無法生長,不會造成無法控制的生長,所以,選擇用噬菌體來對抗超級細菌,是目前對人體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

「要找到魔鬼剋星,就要到地獄去找。」陳立光表示,現在大家都提倡環保,很流行使用綠色資源,其實噬菌體就是一種綠色資源,因爲噬菌體就存在我們生活周遭環境,因爲噬菌體只吃細菌的特性,所以,大多生長在最髒的地方,譬如說充滿蟑螂地下道水溝河口邊,或者養殖場廢水排放口……等等,在哪裡光聞味道就足以令人反胃,但是想想只要能從中找到細菌的剋星,不論再髒再臭其實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低調投入20年歲月研究超級細菌,陳立光主任身兼第一線急診醫師免疫學博士研究及臨牀教學三個角色,爲了提升病人安全,只要有需要的時候,總是能夠挺身而出,以這兩年在南部嚴重爆發的登革熱爲例,陳立光表示,雖然臺灣是從韓國進口登革熱的快篩試劑,但是那家韓國公司拿來研發試劑的單株抗體,卻是跟他買的。就連疾病管制署使用的茲卡病毒檢測試劑,也是用陳立光研發的單株抗體制造。

帶領團隊共同努力,獲得國家新創獎及Super Mvp等獎項的陳立光主任,不光是在免疫、病毒及臨牀醫學的成就獲得肯定,也讓花蓮慈院儲存全世界最多的噬菌體(約300株 ),可以對抗目前被發現的絕大部分的超級細菌。身爲一個醫師,救治病人是職業也是種責任,陳立光主任說:「一個沒有超級細菌的醫療環境,是病人安全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