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暉創業難,貝殼守業更難?

宿敵和巨頭入場競爭,被壟斷的刀子戳脊梁骨……左暉創業不易,繼任者守業更難,剛迎來業績曙光的貝殼前路怎麼走?

文丨BT財經

貝殼找房(NYSE: BEKE)剛迎來2021年一季度業績開門紅,創始人左暉卻驟然辭世,痛惜之餘,投資者不得不爲貝殼的未來揪心。

創辦貝殼並推動它登陸美股以來,左暉“貝殼+自如+鏈家”三大品牌構成的地產中介帝國在行業內的領跑優勢越來越明顯。從市值上來看,目前貝殼的市值已經高達4000億人民幣,對比之下,我愛我家(000560.SZ)的市值爲100億元左右,58同城(NYSE:WUBA)2020年退市時市值停留在不到600億元,貝殼斷崖式領先穩坐C位。

最新消息顯示,5月24日貝殼正式宣佈,由聯合創始人、CEO及執行董事彭永東接替左暉任董事長。與此同時,公司COO徐萬剛被任命爲執行董事,左暉則爲“永遠的榮譽董事長”。

創業難、守業更難。失去左暉掌舵、強敵環伺的貝殼,能夠守住地產中介“商業帝國”的江山嗎?左暉已經完成佈局了嗎?

高研發費用狂奔領跑

貝殼2021年一季度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熬過了跑馬圈地燒錢擴張,公司也即將迎來利潤釋放期——在左暉離開後的今天再去看這份成績單,不免令人更加唏噓,難怪有人惋惜左暉“走得不是時候”。

就在左暉辭世前不久,貝殼發佈了2021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貝殼找房2021年一季度營收錄得207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191%,但比2020年第四季度的227億元有所下滑。淨利潤錄得10.59億元,2020年同期虧損12.29億元,這也是貝殼連續第二個季度單季歸母淨利潤破10億元。

相繼從“跑馬圈地”擴張燒錢和2020年疫情“黑天鵝”這兩大泥沼中走出來,貝殼或許即將迎來利潤釋放期。在房地產萬億級市場裡脫穎而出的這一黑馬,將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驚喜,一直吊足了投資者的胃口。

再來看財報裡的另外三個值得關注的指標:核心業務增速、研發費用和經紀人數量。

先看核心業務,增速保持強勁。從誕生之初,二手房和新房業務輪流成爲貝殼總交易額(GTV)的驅動引擎。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總GTV爲1.07萬億元,同比增長224%。其中,二手房(存量房)業務GTV爲6734億元,新房業務GTV爲3434億元,二者分別同比增長244%和195%。另“新興及其他業務”也貢獻了527億元GTV,同比增長197.3%。

雖然從GTV角度來看新房業務僅爲二手房的一半,但從營收角度來看,二者已經相差不多:二手房業務在2021年第一季度貢獻營收102億元,新房業務營收爲99億元,二者同比增速也都在200%上下。

再看研發費用,2021年一季度貝殼研發費用支出爲6.38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51億元,顯示出儘管處於業內領先,貝殼依然沒有減緩步伐。據財報,貝殼找房已經覆蓋了2.44億套房屋,累計完成對1092萬套房屋的VR採集,較去年同期幾乎翻番,3D樓書、AI戶型解讀等更多功能也在不斷豐富。

最後來看平臺上聚集的經紀人數量。做平臺生意的貝殼在2021年一季度跨店合作比例提高到76%,外部(非鏈家)貢獻的房源佔比提升至83%。平臺聚集的經紀人達到52.8萬、經紀門店4.9萬家,巨型旗艦平臺身影已經浮現。

一騎絕塵但強敵環伺

在房地產這個萬億級市場一騎絕塵,貝殼的競爭者也在火速入場,58旗下安居客、我愛我家、阿里和易居聯手打造的天貓好房都是勁敵。

火藥味最濃的競爭,來自58集團背景的安居客。4月阿里巴巴因涉嫌壟斷被巨罰182億元、互聯網平臺談“二選一”色變的敏感時機,58同城董事長姚勁波在社交平臺稱貝殼找房搞“二選一”,甚至直接呼籲按照4%標準罰貝殼40億元。

彼時姚勁波曬出了兩張有“自願與平臺合作且期間不得爲其他渠道提供房源”等字眼的貝殼合作合同,來佐證貝殼壟斷房源。但貝殼也第一時間迴應自創立起就堅持依法經營。那貝殼究竟有沒有搞壟斷?新華網上《財經國家週刊》文章援引了多方觀點,發現在當下階段尚難以清晰衡量房地產行業參與者是否壟斷。

從目前的公開報道來看,尚無市場監督機構對貝殼涉嫌壟斷做出裁決,但暴風雪前的風聲似乎已經響起。5月25日下午,36Kr援引路透消息稱,市監總局對貝殼啓動反壟斷調查,但旋即貝殼公關負責人向“銀柿財經”表示這是一起“烏龍事件”。截至發稿,尚無市監部門的官方通報。

但貝殼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很可能繼續被反壟斷“戳脊梁骨”。比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曾表示“貝殼最大的問題是擁有了定價權”,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也曾經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當下房源信息集中在頭部經紀公司的手中,買、賣方的議價能力被削弱。

對貝殼不利的還有,2021年以來貝殼陸續在國內重點上調中介費,從過去的2%漲至了3%,上漲的1%由賣家承擔,購房者的中間費維持2%不變。“極點商業評論”引用一位地產行業觀察人士觀點表示,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一費用上漲一定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將會增加購房者的壓力。

姚勁波借反壟斷重錘砸向貝殼,自然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自從58同城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姚勁波一直想把房產中介業務單獨打包推向二級市場。4月8日,港交所網站顯示安居客正式遞交上市申請。

安居客將會成爲貝殼的競爭對手嗎?有市場觀點表示質疑,因爲從招股書來看,安居客和貝殼的商業模式不盡相同。從收入結構來看,安居客超95%的收入來源於“在線營銷服務”,對比來看“交易服務”業務收入在過去三年的收入佔比僅爲1.1%、3.5%、2.8%。也就是說安居客賺的是中介信息的錢,貝殼賺的是房產交易的錢,而後者的價值更被投資者看重。

前文提到,資本市場非常熟悉的58退市時的市值在600億元左右,改弦更張後的安居客就能在港股市場“脫胎換股”、獲得比肩貝殼市值的認可嗎?可能性其實並不大,畢竟有前車之鑑:2020年中概股赴港第二上市潮流中,阿里、百度和B站在香港市場獲得的估值都和美股市場相差無幾。

除了安居客,A股上市的我愛我家、易居和阿里聯合打造的“天貓好房”也是不能忽視的對手。

比如我愛我家近日就公佈了一個三年目標:建立萬億元級別交易額的數字驅動居住服務平臺。公司加盟事業部總經理高志剛表示,我愛我家將“把能量開放出來,賦能更多的中小機構”——《北京日報》認爲,這樣語氣和動作令人很容易聯想到三年前的貝殼。

我愛我家的加盟業務也已經在2020年就開始鋪開。目前,該業務已進駐15座城市、覆蓋超1300家門店、聚集一線房產經紀人超6000名。

有“阿里+易居”背景的天貓好房,競爭力不言而喻。阿里有流量、有技術,易居有專業背景,這樣的組合一度被看爲珠聯璧合。

2020年9月,雙方召開發佈會聯合建立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天貓好房”正式橫空出世,並宣稱至少在未來的三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的豪言在當時引爆了市場情緒。在發佈會當天,60多家百強房企的董事長或者總裁到場支持,其中不乏萬科鬱亮、碧桂園莫斌、富力地產李思廉等大佬,架勢相當足。

不過相比業務發展,最近成立不到1年的“天貓好房”架構調整引起了市場關注。4月28日,易居宣佈收購原本屬於阿里的天貓好房85%股權,同時,阿里、雲鋒基金和易居董事局主席周忻增持易居。交易完成後,易居全面掌控天貓好房,而阿里“退後一步”成爲易居第二大股東。

架構調整並未影響天貓好房打造巨型房產交易撮合平臺的野心。易居周忻最新表示,未來三年力爭實現天貓好房平臺日活300萬、年交易規模超2萬億元、年營收500億元的目標。

強敵摩拳擦掌,劍指同一個對象——貝殼。驟然失去左暉的貝殼,將如何迎戰?

貝殼路在何方?

據《市界》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貝殼找房的治理結構比較規範,但左暉的突然離世影響仍在評估當中。也有媒體探訪貝殼總部後表示,公司辦公秩序維持井然。

據中新經緯,早在2019年左暉就曾公開表示,貝殼是彭永東(時任貝殼CEO)和團隊的事。已經入駐貝殼的21世紀不動產總裁盧航表示,在高管團隊方面,左暉這幾年已經佈局良多,他的離世不會對貝殼造成太大影響,預計未來公司仍將會平穩運行。

中信證券也在一份報告裡將左暉的去世和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相比較,公司管理層穩定過渡可能已經得到了充分有效的準備。5月24日彭永東順利接下左暉衣鉢,也在市場預期之中。

有媒體指出,或許是籌備“退位”,近幾年左暉已經密集卸任幾百家關聯公司的職務。自2017年以來,左暉已經陸續退出了500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200多家公司的主要人員。最近一年半,他更是卸任了98個企業的實際控制人、99個企業的最終受益人。

不過當前,他關聯的企業仍然高達600家以上。尤其是對於上市實體貝殼的控制上,他擁有38.8%的股權和高達81.1%的投票權。

與此同時,留給繼任者的“守業”任務依然艱鉅。

首先,十萬級別的龐大經紀人團隊分佈在各個省市,大而散的體系帶來的是管理難題。

其次,斷崖式領先的貝殼目前是行業競爭者眼裡共同的“敵人”,保住頭把交椅、防止被彎道超車不容鬆懈。

最後,左暉曾經設想,貝殼的未來會輻射到裝修、家居、社區服務等更多領域的,誰來踐行完成他未實現的夢想?

貝殼不缺方向,只待前行。

歡迎關注【BT財經】,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