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法修正案 納物聯網盯走私

關稅法修正草案加重罰則,違反相關規定運貨工具擁有人,未來修法後罰鍰將提高到6000元以上至3萬元以下。圖爲物流業者處理貨物情形。(中新社

降低貨櫃走私調包機會財政部納入物聯網貨物監控機制「盯」全程,明定經海關指定的保稅運貨工具,應裝車機設備車機封條等即時追蹤系統,隨時傳輸電子資料至海關指定資訊平臺;另外爲強化貨物移動安全,防杜調包走私衍生嚴重後果,將相關業者違規最高罰金一舉提升3倍,由1萬增至3萬。

否認與私煙案有關

私煙案後,財政部先後提出《關稅法》及《保稅倉庫設立及管理辦法》等修正案官員雖否認修法動機與私煙案有關,但也強調,現行制度已有電子封條等機制,只是電子封條僅在貨物進站、出站時,讀取資料並儲存,中間還是有遭不肖人士調包走私的空間

據瞭解,就有業者爲求順利走私通關,同時進2個貨櫃,A貨櫃循正常流程引進但暫不出關,等有問題的B貨櫃進來後,讓B貨櫃先以A貨櫃「身分」出關,再利用2貨櫃車在同一地點調換車頭,後面不論查車頭或是貨櫃,查覈到的,都是正常的A貨櫃,成爲海關追查走私漏洞

官員指出,修法後將導入物聯網監控機制,未經海關放行或經海關驗封的出口貨物等保稅貨物應依規定,裝設車機設備及車機封條等即時追蹤系統裝置,在點對點的運送過程,不論車輛在行進或是在哪個地點中途停留多久,都一目瞭然,也就是海關可全程監管貨物移動狀態,不肖人士從中做手腳的難度將大大提高。

影響通關實務流程

安侯建業會計師葉維惇、丁傳倫等指出,這項修正案不僅直接影響保稅區業者及相關物流、倉儲業者的作業方式,對於使用保稅區進存貨物的廠商通關實務流程也將產生影響。

爲更有效嚇阻調包走私案件,修正條文還將提高保稅貨物工具所有人,違反相關規定的裁罰額度,從原先罰鍰新臺幣3000元以上至1萬元以下,提高至6000元以上至3萬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