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光年外發現宜居行星!體積與地球一樣大 「潮汐鎖定」一面永遠白天

▲100光年外發現宜居行星,有「潮汐鎖定現象」一面永遠白天。(圖/翻攝自NASA推特)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020年1月初表示,探測系外行星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執行任務時,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該行星距離地球100光年之外,並位於宿主恆星的可居住範圍內,因此可能有液態水存在,未來將進一步觀測該行星是否存在大氣層。

綜合外媒報導,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1月初在夏威夷一次會議上公佈了這項消息,指稱該行星是「劍魚座紅矮星TOI700」行星系統中的一部分,因此被命名爲TOI700d,行星系統中還有另外兩顆星球前者岩石組成,後者氣體組成,共同圍繞着TOI700運轉

其實發現這一顆行星的過程充滿曲折,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剛開始分類時,將宿主恆星TOI700分類錯誤,使TOI700d行星的體積看似比實際上更大、距離恆星更近溫度更高,使科學家誤認該星球不適合住人所幸有其他參與TESS任務的成員發現了這個錯誤。

▲特殊的是TOI700d有潮汐鎖定現象,也就是和恆星面對面運行,造成某一面永遠是白天。(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芝加哥大學研究吉伯特艾蜜莉‧吉爾伯特(Emily Gilbert)表示,「我們校正了行星的相關參數後,使行星的大小下修,我們才發現離TOI700最遠的行星TOI700d體積與地球相似,並且位於可居住區域。」這項發現後來也經由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進一步證實

TOI700d體積比地球大20%左右,完成一次公轉需要37個地球日,距離地球約100光年,同時是該行星系統中距離恆星最遠的行星,從太陽接收的熱能是地球從太陽接收的86%,特殊的是TOI700d有潮汐鎖定現象,也就是和恆星面對面運行,造成某一面永遠是白天,此外它的雲層氣流流動方式也十分奇特

NASA解釋,TOI700 d由地質、大氣是由什麼構成仍有待觀察,研究人員目前根據恆星的體積和型態預測出三種TOI700 d不同的大氣組成和表面溫度,他們2021年3月會將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將發射到太空中,屆時就能觀察到TOI700d是否擁有大氣層,更能瞭解它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