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人睡前1小時內玩手機!上班族睫狀肌拉「緊」報

手機上網好便利!睡前不忘看新聞、傳Line、貼臉書!人的眼睛好比一臺精密的照相機,水晶體就像變焦鏡頭,靠着睫狀肌的收縮和放鬆來調節水晶體的厚度,才能看遠看近都清晰無礙。而隨着3C產品的發達,許多人盯着大小熒幕的時間愈來愈長,眼睛必須不斷用力調整焦距,睫狀肌長期過度使用,也讓眼睛更容易疲倦不適。

針對335位上班族進行「睫狀肌檢測用眼習慣調查」,結果發現,約七成五上班族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超過7小時,其中近一半的人更超過10小時,高達88%的人在睡前一小時內還離不開手機。

對照睫狀肌檢測也顯示,僅有3%的人睫狀肌調節能力良好,其他民衆則都有睫狀肌調節緊張、過度使用等狀況,包括30%的人呈現調節麻痹,19%的人呈現眼睛疲勞,18%的人有電腦視覺綜合症(Computer Vision Syndrome)。詢問眼睛不適的症狀,則有52%的人眼睛會出現異物感血絲,63%的人眼睛會感到痠麻脹痛,70%的人眼睛會幹澀不舒服。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睫狀肌持續收縮緊繃,肌肉一直在充血僵硬的狀態,都會造成眼睛調節力變差,」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如果沒有好好休息,放鬆睫狀肌,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眼睛過勞,此外,3C產品發出的藍光還會直接傷害眼睛的黃斑部,導致提早老化病變,不可輕忽。

錯誤的用眼方式不僅讓眼睛乾澀、痠麻脹痛,甚至會擴大到其他地方,如肩頸僵硬、頭痛、情緒煩躁,導致工作和學習效率低下,「眼睛過度使用時,大腦也會疲勞,反應力變差,思考比較遲鈍,」陳欣湄指出,眼睛是大腦接收外界資訊的重要器官,視力和大腦的認知功能息息相關,保護視力有助保護大腦。

美國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保持良好視力能降低63%的失智風險,視力不佳又沒有妥善處理的老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9.5倍,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則提高5倍。

適當休息,補充護眼營養素,避免眼睛過勞

爲了延緩視力退化,必須保持正確的用眼習慣,「避免在晃動的車上或黑暗的房間看手機,睫狀肌纔不會一直僵硬緊繃,」陳欣湄提醒,每看熒幕半小時就應該休息5~10分鐘,可以閉目養神,看遠處放鬆眼睛,或反覆熱敷眼睛,幫助眼球周圍肌肉放鬆,促進血液循環。也可做眼球保健運動:慢慢轉動眼球,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轉3圈;將食指放在眼前凝視15秒,再拉到最遠處凝視15秒,調節睫狀肌。

飲食上,也可攝取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

※葉黃素玉米黃素

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爲視網膜黃斑部重要的組成成分,可減少藍光、自由基對黃斑部的傷害,預防黃斑部退化病變,「平時可多吃深綠色蔬菜和玉米、南瓜等黃色蔬菜,」營養顧問丁大芳建議

※DHA

視網膜感光細胞細胞膜超過一半的成份是DHA,是維持眼睛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DHA也是腦部神經傳導細胞的主要成分,有助活化腦細胞,「攝取DHA可以顧好眼力和腦力,」丁大芳表示,深海魚類富含DHA,如:鯖魚、鮭魚秋刀魚等,吃素的人則可補充海藻油或亞麻籽油

花青素

花青素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有助視覺細胞視紫質再生,減少發炎反應,增加眼部血液循環,紫葡萄、山桑子、藍莓藍紫色水果都富含花青素,其中山桑子更含有15種以上的花青素成分。

維生素A

維生素A可抗氧化,預防光線傷害眼睛,降低黃斑部退化及白內障風險,幫助淚液黏液分泌,避免眼睛乾澀,還能促進視網膜表面的感光細胞生長,保持夜間視力。除了從動物肝臟、蛋黃奶製品等攝取,也可多吃黃橘色橘紅色蔬果,其富含的β胡蘿葡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

磷脂

卵磷脂中的磷脂質,可以幫助合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有益大腦細胞活動,思考活躍,也能幫助淚液分泌,降低眼睛乾澀,蛋黃、大豆都富含卵磷脂。

丁大芳營養師建議,以上護眼營養素可在早餐攝取提供工作所需,或在晚餐攝取修復損傷。如果無法在飲食中足量補充,可諮詢專家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改善眼睛不適,讓思考工作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