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靠這招創造競爭優勢 老謝嘆:臺灣卻逆向操作

財信傳媒董事長金河。(圖/資料照)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愛爾蘭政府減稅引資,企業營所稅只有12.5%,從降稅以來,美國企業超過900家來此投資,帶來外國直接投資超過2000億美元,美國大企業幾乎都來了。

謝金河29日以「驚豔愛爾蘭!」爲題臉書指出,這些年對小國體制很感興趣,去年到以色列、今年來到愛爾蘭,就爲試圖瞭解小國面臨壓力下的生存之道。以色列的GDP約3180億美元,全球排名約34,愛爾蘭共和國面積70282平方公里,大約是臺灣的一倍,GDP大約3079億美元,全球排名37,跟以色列很接近,但愛爾蘭人口只有465萬人,人均GDP高達6萬5870美元,在全球排名很前面。

謝金河說,來到都柏林,一下飛機就直奔Enterprise Ireland(EI)去聽簡報,處長Allen Hops是臺灣女婿,來到這裡,大樓升起中華民國國旗。EI也扮演天使投資人角色,非常積極對外招商對方提到愛爾蘭的崛起有6項成功因素,一是人口年輕化,二是高等教育全部免費,三是多國企業來此投資,四是政府投資本土企業,五是企業營所稅降低,六是公共建設

謝金河直言,「愛爾蘭爲什麼要降稅?」在此之前,愛爾蘭政府對本國企業課稅30%、外資企業10%,本國人跟外國人課稅不同,於是本國企業努力變外資企業,後來歐盟出面,愛爾蘭政府幹脆改成單一企業稅率12.5%,單是這一招降稅,立即譲全球大企業紛紛來此報到,現在英國政府也考慮將企業稅從22.5%,先降到20%,最後目標是17%。

謝金河感嘆的說,這種小國體制以輕稅簡政創造競爭優勢,只有臺灣逆向操作,馬政府先對本國人課重稅,改變了臺灣經濟生態,造成錢存海外,外資操控臺灣經濟的怪現象,蔡政府迄今無力調整。看了愛爾蘭,更加感受到稅改的重要。

此外,愛爾蘭在金融海嘯後的崩潰、房地產泡沫豪宅暴跌6到7成,愛爾蘭對全國公務員人員減薪20%,居然人民都接受,再加上向歐盟借款850億歐元,強化公共建設,這也是愛爾蘭再起的關鍵因素

文末謝金河也提及,「臺灣在外空間很小,我們是全球第22大經濟體,在國際政治舞臺卻得不到相對應有的對待,來到愛爾蘭心情有着一點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