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國原始第一村" 五千年前的豪華住宅
泥土能覆蓋一切,也能呈現一切。細緻地審視莊子的故里:一處原始社會遺址,一個距今五千年的村落,一座原始人的豪華住宅……經過考古工作者十三次發掘,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安徽蒙城尉遲寺大型聚落遺址一一出土,這片曾爲時間而美麗的遠古廢墟,究竟埋藏着什麼樣的傳奇呢?
尉遲寺聚落遺址,在考古學上屬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大汶口文化。據考古資料考證,古老的尉遲寺人是山東大汶口人的一個分支,屬於古老的東夷民族。早在五千年前,大汶口人由山東遷徙南下,長途跋涉,當一部分人到達皖北時,由於當時優越的自然氣候和生態環境,尉遲寺一帶便住下了第一批東夷客人。從此,大汶口人帶着自己的文化傳統在此發展了三百至五百年,並創造了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文化。
從1989年到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了兩個階段共十三次發掘,使這處埋藏了約五千年的原始村落重見天日。排排房址似乎使人們看到了五千年前祖先們在這裡大興土木,建造家園的繁忙場面,也似乎看到了在這個規模宏大的古村落裡,他們的喜怒哀樂和生老病死。
五千年前的住宅裝飾
自從大汶口人落戶於尉遲寺一帶後,他們用集體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建造了中國原始社會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蹟--大型紅燒土排房。這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尉遲寺紅燒土排房的建造,大致經過了挖槽、立柱、抹泥、燒烤四道工序,以木爲骨,以泥成牆,最後把房子燒製成一個堅硬的硬殼,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這就是原始人爲自己營建的良好的居住空間。可以說,紅燒土房是原始人燒製的最大最硬的一件陶製品。
在構建上,房子都是單間獨立,無論是兩間一組、四間一組、十一間一組,都是經過統一規劃和營建的。每組房子都由一個家庭或若干個家庭使用,體現了以個體家庭爲單位的生活方式。
到目前爲止,尉遲寺遺址共發現紅燒土排房14排18組,共計73間,總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使用面積970平方米,從整體上看,形成一個佈局嚴謹,分中有合,閤中有分的聚落整體。在方位上,房子多呈東南西北向,門道多呈西南向,古建專家認爲,這是採光最好的方位,也是古人所崇拜的昃位。而東北西南向的房子,門道多向東南或西北,從而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生活單元。每間房子的面積大小不等,一般在十平方米左右,最大可達二十多平方米。大間房子設兩門,小間房子設一門,而每間房子的正中間偏後處,都有一個一米見方的方形土臺,高出居住面兩釐米,與居住面和牆面抹成一個整體。
考古人員發現,紅燒土排房的牆體被燒烤得非常堅硬,居住面加工得十分光滑,有的與現代的水泥面近似,有的牆體表面還塗有均勻的白灰面或紅色塗料。學者通過發射光普法對紅色塗料進行定性分析,結果顯示其主要成分爲大量的硅和鐵,並有一定的鈉,同時摻入了石灰--爲天然的紅色土質塗料,說明五千年前的人們就已經知道對居住空間進行裝飾。
在一排四間一組的建築前面,有一處人工鋪墊的大型廣場,面積爲1300多平方米,表面光滑、平整、堅硬,廣場中央有一處直徑爲四米的火燒堆痕跡,這是原始人集會、祭祀和舉行篝火晚會的地方。廣場不僅烘托出了該聚落的等級,而且也說明了氏族成員在部落酋長的領導下具有很強的凝聚力。當時的社會性質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屬於一夫一妻制,所以,住房也是以個體家庭爲生活單位的居住形式。大家住在一個氏族部落中,同屬氏族部落酋長領導,過着以農耕爲主的定居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房子似乎在一夜之間建成,又似乎在一夜之間消失。從每組房子的建造方法和房子內的出土器物看,都沒有明顯的時間差,這說明,如此大的聚落,是在較短的時間內,經過統一規劃、精心設計而營建起來的。也許由於地震、火災、洪水、瘟疫或戰爭等原因,使這批房子的主人集體撤離而造成一次性毀壞。
這批紅燒土排房雖然沒有現在的房屋高大,但它的工程量不亞於建造高樓大廈。爲體驗祖先們建房的艱辛,研究者曾在2001年秋季在現場曾做過房屋建造和燒烤的考古學試驗。
他們採用祖先們同樣的建房工序:先在地面挖出一個相應的淺穴,淺穴周圍挖出溝槽,溝槽內按一定間距栽上木柱作爲牆體的骨架,最後抹泥,形成一座泥巴房子。模擬房屋東西長、南北寬,門窗朝南,整體長2.40米,寬1.80米,高1.70米,牆體厚0.20米,門高0.95米,寬0.50米,窗寬0.37米,高0.40米。
爲了在燒製過程中起到保溫的效果,在房頂及牆外加封一層約5釐米厚的麥草,麥草之外又加一層約10釐米厚的玉米秸外表抹泥,然後進行四晝夜的燒烤。第四天,房子的牆體已經被燒透,但紅的顏色不是很純,原房頂前面的下凹部分,仍保持原狀。牆體的燒製程度沒有達到在遺址中清理的紅燒土的紅色效果。先後燒火時間二十八小時,燃燒木料2900千克,10釐米厚的房頂及20釐米厚的牆壁均已燒紅,但硬度不夠,顯得特別疏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在燒建這些房子時,可能還有更加複雜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