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賣礦發財的好日子到頭了? 澳專家回答超意外
中澳關係惡化,而澳洲又是中國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國,因此有人認爲澳洲會以此爲由進一步壓制中國。圖爲西澳以自動設備進行開採的露天鐵礦。(圖/路透)
近期以來,中澳關係急轉直下,而澳洲又是中國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國,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鐵礦石大幅漲價,因此有人認爲澳洲會以此爲由進一步壓制中國。但有澳洲經濟學家卻警告,前有日本爲鑑,爲了降低風險,中國一定會另尋出路,加大從巴西和非洲進口、最大限度利用廢金屬生產鋼鐵,而對於澳洲來說,遲早要受這當頭一棒。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刊出澳洲經濟學家、德萊克戰略諮詢公司創始人盧克·赫斯特專文指出,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澳洲與中國的關係卻在不斷惡化。南澳的葡萄酒、塔斯馬尼亞的龍蝦、昆士蘭的木材及西澳的大麥,現在都因外交和戰略局勢惡化而陷入到了銷售困境,但中澳兩國都需要在新冠疫情後獲取自身利益,這意味着儘管我們看到雙方互相猛烈攻擊,但各自都還沒有打出一記擊倒對方的重拳。
目前的假設是,澳洲備受青睞的鐵礦石出口是不受影響的。在2019-20財年,澳洲鐵礦石出口收入爲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貢獻了849億美元(相當於給居住在澳洲的每個人約3400美元)。在2019-20年間,澳洲鐵礦石出口佔全球鐵礦石出口總額的53%(其中大部分流向中國),巴西是第二大鐵礦石出口國,佔全球鐵礦石出口的21%。
盧克·赫斯特分析,澳洲鐵礦石出口如此成功是基於以下有利條件,即我們的生產效率、礦物純度、地理位置和市場支配地位,再加上鐵礦石作爲大宗商品所具有的週期性特點。我們的出口商受益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在短期內,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替代澳洲助力中國的鋼鐵密集型發展計劃。
因爲中國知道,在沒有後備計劃的情況下,要想佔上風,唯一的辦法就是着眼長遠。中國是在2010年汲取到這條慘痛教訓的,當時中國鋼鐵協會(CISA)試圖聯合中國鋼鐵企業一起抵制進口澳洲鐵礦石,結果是該協會慘敗並使其下屬鋼鐵企業付出了慘重代價。
他說,鐵礦石市場的歷史被失敗的政府幹預行爲所塑造,有些市場干預行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有些則稍顯草率。但這些市場干預行爲的最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謀求獲得短期利益,而沒有考慮到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將在較長時間內如何發展。但也有例外,例如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就成功減少了本國對澳洲鐵礦石的依賴。
在澳洲實施價格下限政策干預市場之前,日本已開始擔憂本國的鐵礦石供應是否安全,因爲在1966年至1970年間,日本鋼鐵產量平均增長17.8%。當時澳洲政府實施的價格干預政策,促使日本投資財團通過購買鐵礦石開採項目的股權,而非僅僅是簽訂長期合同來確保本國的鐵礦石供應。在1971年至1980年間,日本出資人投資成立了10家合資企業(4家在澳洲,6家在巴西)。
盧克·赫斯特表示,通過減少對澳洲的依賴,日本買家減少了澳洲政府幹預談判的機會,使其無法再強迫鐵礦石價格上漲。巴西出口商在歐洲和日本兩個市場遊刃有餘,這一競爭能力有效連接了全球市場,這也給了日本買家一個真正的選擇機會,而巴西豐富的鐵礦石資源最終都將會被開採出來。但澳洲的行爲使日本更深切地意識到在戰略性大宗商品上,過度依賴單一主導生產商將承擔怎樣的風險。
而這一事件很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下一步所要採取的行動,加大從巴西進口鐵礦石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廢金屬生產鋼鐵,是中國應對計劃中比較容易預見的部分,這麼做是爲了在中期內替補從澳洲進口的礦石,而非洲則是那張能替代一切的萬能牌。隨着巴西鐵礦石出口量的增長和更大規模的利用廢料,非洲有足夠多的鐵礦石可被用來削弱澳洲全球鐵礦石出口領頭羊的地位。
他以幾內亞西芒杜項目爲例,十多年來,開採這些概算儲量(2P)高達22.5億噸的高品位鐵礦石,中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寶武鋼鐵集團正在動員旗下的鋼鐵企業與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金融機構,以及從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的主要建築企業一道開發這個延宕已久的項目。
從長遠來看,澳洲希望泰國和越南等國能引領東南亞地區的新一輪需求。如果它們能將本國對鋼鐵的需求提高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再加上印尼等原本服務業經濟體加速發展本國製造業,那麼澳洲出口商在未來幾十年仍可能會享受到高價格和高需求。
但是,盧克·赫斯特也強調,如果中國能夠將其建造高速列車和摩天大樓的能力,轉化爲在遙遠地方成功開發鐵礦石項目的能力,那麼澳洲可能遲早要受當頭一棒。也許中國以後將會不言自明地發起抵制行動,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中國能在非洲大規模並有效率地開採礦石,而這正是其它曾經嘗試過這麼做的國家所一直沒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