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游泳正夯!專家示警:「戴脖圈」恐傷頸椎 體驗前注意3重點
文/葉懿德 圖/pixabay
近年來,寶寶游泳愈來愈夯,社羣媒體上有許多寶寶戴着脖圈在水中可愛漂浮的畫面,或是由父母帶着寶寶一起下水,到底寶寶游泳對孩子發展有什麼幫助?過程中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看着小寶寶戴着脖圈,小手、小腳ㄚ在水中滑呀滑的軟萌樣子,融化了不少人的心,再加上似乎對於寶寶腦部、肢體發展有幫助,吸引不少新手爸媽紛紛帶着自家寶貝嚐鮮體驗,但日前中國大陸傳出憾事,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母親和外婆監管下,戴着脖圈在家中游泳,後來女嬰毫無動靜,大人以爲孩子睡着了,等到發現異狀送醫時,仍因缺氧時間過長,不幸過世。
「這個事件滿誇張的,家長有點太疏忽了,其實我對於小寶寶戴脖圈游泳這件事並不推薦,也不會想帶孩子體驗,」兒童職能治療師、嬰幼兒游泳教練吳宇辰(小魚老師)解釋,脖圈游泳讓寶寶用脖子當支撐點,不太符合人體力學,若是長時間(超過30分鐘)維持在固定姿勢下,恐怕會影響到頸椎關節,且戴脖圈也可能壓迫到寶寶的呼吸道,安全風險太大。
「戴脖圈游泳是不自然的作法,2個月以下嬰兒脖子還沒發育完全,即使水有浮力可以幫助支撐體重,但還是可能會影響脖子的血液循環和頸椎,且脖圈材質良莠不齊,也可能造成嬰兒頸部紅腫破皮,這都是需要注意的,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樣是安全的做法,」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徐任甫表示。
吳宇辰則強調,「最大的危險就在於,家長覺得小朋友在水裡很安全,」無論是用泳圈還是脖圈等浮具,若是家長覺得很安全,就容易會因爲疏忽而發生意外。
(圖片來源 / pixabay)
目前常見的寶寶游泳型態,可分爲脖圈游泳(個人漂浮)及親子共遊2種形式,親子共遊指的是,由爸爸或媽媽抱着、託着孩子游泳,全程陪同。徐任甫醫師認爲,寶寶游泳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有助於孩子的心肺、肌肉、神經發展,且對於孩子食慾、睡眠也有幫助,「在國外普遍的做法是爸爸媽媽陪着孩子一起遊,與其看着孩子戴着脖圈遊,或是別人抱着孩子游泳,還不如親子共遊會是更好的做法。」
他解釋,在親子共遊的過程中,能透過活動增加親子互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互動過程也對於父母和孩子有正向的影響,父母在陪伴孩子戲水時,可能會更增加育兒的自信,孩子也能在過程中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親子共遊的過程中,我最重視,也是最大的好處就是增進親子互動,」不過吳宇辰提醒,並不是有家長陪着就足夠,過程中也會讓家長練習引導孩子的技巧,學習觀察寶寶的需求、迴應寶寶的情緒,當家長學會如何好好引導孩子,才能真正增進彼此關係、增加信任度及安全感。
寶寶在0~2歲的感覺動作期,會利用各種感覺和動作認識世界,吳宇辰指出,這時候嘗試寶寶游泳,能夠增加寶寶感覺動作、肢體探索的經驗,幫助寶寶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發展,且水中浮力和重力抵銷,對於寶寶訓練擡頭、坐等抗重力動作有幫助,尤其是發展較遲緩的孩子。
此外,水中的阻力、浮力、水壓的特性,提供豐富的本體覺、觸覺及前庭覺,幫助寶寶感覺統合的發展。「雖然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增進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像是前庭覺可透過平衡遊戲、鞦韆訓練;觸覺可透過擁抱、按摩,來達到讓孩子情緒穩定、舒緩焦慮的效果,但游泳是可以同時給予本體覺、觸覺及前庭覺的豐富環境,我自己也是生了女兒之後,開始帶着她嘗試游泳,」吳宇辰說。
2個月以上的寶寶就能體驗、感受漂浮的感覺,這個階段的寶寶頸部發育還未完全,最重要的是頭部控制,避免讓寶寶喝到水,若是4~6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會翻身、爬行,就可以開始嘗試更多動作。不過吳宇辰也提醒,家長的期待要正確,讓寶寶游泳是希望培養孩子對水的喜好和興趣,讓孩子不怕水,並不是要讓他們學會複雜的游泳姿勢,過程中家長也要有耐心,適切地引導和耐心觀察孩子。
若想帶寶寶嘗試游泳、體驗漂浮,最好選擇具備嬰幼兒游泳證照的師資指導,可先透過試上課程,挑選合適、有默契的老師,至於場地選擇上也應留意以下幾點:
1. 水溫控制:體溫調節機制尚未健全,建議控制在32~35℃,這樣的水溫寶寶不容易着涼,也比較容易放鬆。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則要避免超過33℃的水溫。
2. 慎選場地:儘量選擇氯含量較低的泳池,或挑選用臭氧、紫外線或銅銀離子等方式殺菌的泳池,且結束後要讓寶寶沖水或洗澡。
3. 適宜時間:建議在寶寶睡飽且喝完奶後的1小時再安排課程,且最好避免挑選人多、吵雜的時段,可能會讓寶寶太緊張,水質衛生也恐會受到影響。
徐任甫醫師強調,戲水仍存在一定風險,無論是孩子自己玩水,還是親子共遊,家長務必要全程關注孩子,並且挑選安全、合適的場所,若是身上有傷口的寶寶也要避免下水,恐有傷口感染的風險
延伸閱讀:
游泳有助緩解下背痛 但2種姿勢要避免
疫情持續升溫去游泳安全嗎? 來看運動醫學科醫師怎麼說
易胖體質也能瘦下來 研究告訴你「6種運動」比游泳還有效
兒童爲何不易感染武漢肺炎? 專家這樣解惑
艾力克斯夫妻教育小孩觀念大不同! 透過「一個方法」化解問題、維繫家庭好關係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