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死or神作?遊戲改編電影那些事兒(新世紀篇)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鄭冠清,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上期回顧:暴死or神作?遊戲改編電影的那些事(90年代篇)

90年代結束了,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迎來了漫畫、小說和遊戲改編電影的大熱潮,從原本的瘋狂創意型、詭異Cult型、傳統合家歡型轉變成了好萊塢套路型,也迎來了迎合大衆的主流派別。

1. 2001年——《古墓麗影(Lara Croft: Tomb Raider )》

《古墓麗影》是由EIDOS公司1996年推出的動作冒險遊戲。主角勞拉·克勞馥的打扮成爲女冒險家的標杆裝束,她的身形變化也見證了遊戲3D畫面的進化史,不過不管是方塊臉還是精緻的紋理臉,勞拉那前凸後翹、巨大火辣的胸器總是佔據了玩家們的眼球。

各代勞拉的遊戲形象轉變

這樣角色就要求演員性感又不失英姿颯爽和狂野有力,而電影最明智的選擇莫過於讓安吉麗娜·朱莉來挑這根大梁,爲了符合遊戲形象,當時胸圍C的朱莉不得不填充到了胸圍D。

題外話1,再看一下2015年《尋龍訣》裡舒淇飾演的Shirley楊造型,一樣的蜈蚣長辮、皮靴、腰帶、背心,就是沒換成最關鍵的殺必死熱褲。當然,導演提前已經說了,他非常喜歡勞拉的造型,就是借鑑來的,所以薄嘴脣舒淇就頂上了厚嘴脣的朱莉。

《古墓麗影》電影1.15億的超高投資額得到了1.31億的北美票房全球票房高達到了2.74億,IMDB評分5.7,成績斐然,起了一個好的開端。

中規中矩的冒險故事,比較精彩的動作戲份,尤其是大戰原著除了並沒有太大交集,卻也是當時的電影特點,傾向的是大量普通觀影者,並不特意照顧遊戲粉絲,去原著化是必要的。人物是隻殼子,形象靠近即可,不靠近也是可以的,主要是好萊塢的電影套路化,降低票房和口碑暴死的機率,就是要讓大衆觀影者先買單

題外話2,未來的第六任007,邦德的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在這裡扮演了一個類似龍套般的男配。

2.2005年——《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

說完了正常的,牛逼的就來了,本片的導演是被稱爲新艾德伍德的業界傳奇人物烏維·鮑爾,其職業生涯就是不斷的推出爛片,並不斷的靠着德國電影稅金註銷的機制收益,他的口碑在老美的傳媒口中之差幾乎難以比擬,還總是改編遊戲題材做電影.,在IMDB的評分制度下,他所有的作品都不超過三分,天賦驚人!

這位大寶兒最爲出名的事蹟,就是他本人也不服這種評價——草泥馬的影評人!草泥馬的媒體!就差沒草泥馬的觀衆了,在極端的惱怒之下,他開設了一場公開拳擊賽,召喚並狠狠的暴打了那些電影評論的勇士,當然,在此之前,大寶兒有十餘年的業餘拳擊經驗和水準,自然是大殺四方,全場最佳。

轉回話題,來看看電影,本座改編的竟然是雅達利的2600款遊戲《鬼屋》,我們知道,受限於時代和技術,雅達利大多都是些像素化的遊戲,幾乎沒有餘地來說什麼故事和情節,如此簡單竟然也拿來改,大寶兒可以說是超凡脫俗,駕輕就熟。

經典的雅達利2600款,當時手柄還未誕生十字鍵:

鬼屋的實際遊戲畫面(基本看不懂吧?其實類似躲貓貓的遊戲):

那電影到底說了什麼呢?劇情是一個的神秘現象調查員主角帶着美女科學家奔來跑去,在城市裡調查所謂的南美洲失落文明,遇上非常裝13的713調查局,然後遇上了神秘的怪物襲擊人類的故事,最後告訴你其實都是713調查局搞的鬼,這些怪物也是他們培養出來的,請主角趕緊進入地下副本刷怪。

影片中怪物襲來時頻閃的電燈開關讓人心煩,主角的獨白也多的討厭,到最後不明白是什麼怪物,樣子有點像是山寨版的異形,很多臺詞也被襯托的也傻傻的,比如在地下怪物老巢的石碑上刻着:如果你活着來到這兒,那你已經死了。

最後當然是爆炸完事,反正不管出什麼事,一發C4都可以解決,橋段都很爛,套路很俗但有意思的是最後還玩了個懸念結局,就在主角在地下大戰的同時,地上又有一組怪物在襲擊人類,整個都市在一夜之間,全部清空(雖然最後都不知道是啥玩意)。

3. 2007年——《殺手代號47(Hitman)》

光頭47作爲終極刺客的代表,在動作射擊類遊戲中佔有一片天地,遊戲賣點是各式各樣的暗殺和潛入手法,無所不能的鋼琴線,偷偷摸摸給咖啡下藥,萬不得已銀色雙槍點殺,扔瓶子,藏屍體,高能場景殺等等.

遊戲第五代的《赦免》,則徹底體現了自己玩和看高手玩根本就是兩碼事,在高手面前,敵人似乎全瞎,貼着身走來走去都好無所謂,真到了自己手裡,敵人像是裝了廣角探頭和報警器,稍一動作就被察覺,最後暗殺者變成無雙將。

性感的修女圖,最後被大光頭團滅

先來看看電影的成績:DMB評分6.7,2400萬的投資額,3900萬的票房收入,合格過關,中等以上。

劇情也是中規中矩的套路,單身多年的大光頭47終於遇上了烏克蘭大長腿,面冷心熱的他因爲大長腿臉上的紋身聯想到自己腦後的條形碼,產生了憐憫之心,最後他所屬的公司理所當然的出賣了他(這都第幾次了啊?),47不得不一路無雙殺戮,最後幹掉俄羅斯大反派和女主角幸福的生活下去,每天有一個開着狙擊鏡關注你的男朋友感覺怎麼樣?)。

電影被詬病的是三點:第一是男主角太過英俊年輕,濃眉大眼的,與原本的殺手47不太像,而且還有一點點矮,當然歷史證明這點是錯誤的,最新2015的電影版更不像,對比這部已經是不錯了,演技也過關,在鏡頭下相似度還是可以的,略瘦削了點而已。

第二點是愛情元素的加入,寶刀贈英雄,美女配長腿,這是原著沒有的,套路必有的。

第三點是缺乏暗殺元素,也就是遊戲特色,雖然電影中76也喬裝打扮,也扛着大狙打人,但大多數情況還是拿着兩把銀色殺手無雙過去的。

電影總體還算不錯,值得一看,題外話,這裡的演員又有一張熟悉的臉——美劇越獄中的T-bag,這位長的像林肯的老兄在此飾演克格勃的反派特工頭子,黑呢子大外套和俄式英語的口音挺有意思的。

4.2009年——《街頭霸王: 春麗傳奇(Street Fighter: The Legend of Chun-Li)》

終於再次迎來了《街霸》系列,這次是人氣角色春麗的個人電影,鑑於已經是十餘年之後了,技術的革新和經驗的積累讓我們將迎來更精彩的打鬥,更精彩的特效,更精彩的……等一等,這封面的妹子是春麗?那個常年混戰在廈門熟食公司的中國妹妹?那個大粗腿?那個丸子頭的先祖?

如你所見,春麗再怎麼粗壯,美術人設再怎麼歐美風,她至少也應該是個亞裔演員來擔當,雖然本片的這位也很漂亮,但是從形象、服飾、氣質來說和春麗並無關係,甚至連最基礎的髮型都沒有做到,更可怕的是,劇情也是完全原創的,變成了像是CSI罪案現場調查,嘮嘮叨叨提不到重點。

電影中的春麗飾演者克斯汀·克魯克(Kristin Kreuk),要說清楚的是,她有一半的華人血統,也不能說製片方完全沒有考量,也還是有幾分東方韻味的,在電影爲數不多的時間內,也確實紮起了春麗的髮型,不過只有一會而已。

但選角的不佳導致開門印象就不好,其中《真人快打》裡的男主角,曾飾演劉康的仇雲波在這裡飾演了一個老師傅,傳遞所謂的神秘東方力量的氣功波。

劇情很簡單,春麗他爹是個國際警察,爲了真相被壞蛋拜森搞死,成年後春麗踏上了復仇之路,學會的神秘的東方力量,最後手刃拜森,實在沒什麼可多說的。

影片的成績爲IMDB評分3.7,1800萬的投資額換來了870萬的票房,屬於大暴死系列,雙重失敗。這就奇怪了,同樣是套路化的流程觀衆怎麼就不買單了呢?

因爲這畢竟已經是2009年了呀!武打片的熱潮早就在好萊塢過去了,本片的評級也是PG13,跟《真人快打》在一個檔次,與《真人快打》犯的錯誤也一樣,作爲格鬥題材電影,動作戲卻不好看,又是無限真人芭蕾一樣的後空翻,有的時候春麗沒事幹也要平地翻一個,而形象差異過大,更使得玩家非常不滿意。

5.2006年——《寂靜嶺(Silent Hill)》

話不多說,先看成績,改編於Konami的遊戲,IMDB得分爲6.0,投入資本5000萬,北美票房4600萬,全球票房9000萬,相當不錯。

向來恐怖片能最快速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自70年代以後的恐怖片開啓了一道新的“分血嶺”延續至今,用真實的血腥風格加上電腦視覺特效,再混搭宗教、犯罪心理、謎題、欺詐、虛無主義、社會問題的題材就跟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

和前面說的大寶兒不同,本部電影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導演克里斯多夫·甘斯(Christophe Gans)和編劇羅傑·阿夫瑞(Roger Avary)就是遊戲死忠,直接用了遊戲的主幹來創作電影片段。本身是日系遊戲,電影各種造型和場景也很還原,比如遊戲中的醫院、迷霧、空襲警報般的鳴笛、穿戴如日本軍人的搜捕者等等,就連日系跑亦不甘落後。

劇情比較複雜,有那麼一點點像1973年經典恐怖片的《驅魔人》,也是好好的女兒就着了魔,母親爲了能治好孩子的病和找到孩子生病的真相驅車前行,但與附着在《驅魔人》中芮根身上的不同,這版惡魔竟是原本的受害者,再現了歐洲中世紀的宗教獵巫暴行。但最後時空的彼此交錯,悲傷凝固,久久消散不去。

最終成品的視覺特效良好,造型還原,氛圍凝重,劇情亦真亦幻,本片自然而然的成功,即使對於沒玩過遊戲的大衆觀影者也被嚇個半死,成爲業界典範。

6.2005年——《毀滅戰士 (Doom) 》

Doom是遊戲界超級大金牌,在1993年當時只有13名成員組成的IdSoftware公司製作,只有2MB的文件大小容量的Doom是歷史上第一款FPS遊戲(第一人稱射擊),也奠定了3D打槍類遊戲的基礎,是屁股的老前輩。

遊戲本身背景故事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很簡單,陸戰隊員到了火星就是幹,扒開惡魔PY喂子彈

值得一提的是,Doom最牛的版本平臺是在雅達利的主機上,號稱64位bit的美洲虎型號上,是這臺最後沒能拯救雅達利的機型奉獻出爲數不多的好遊戲之一。The Angry Video Game Nerd即噴神JAMES有期節目專門提到過,畫質已經接近PC的水準,而在真正的PC上用戶裝載Doom的數量甚至力壓windows95。

Doom的遊戲特色之一就是武器數量多,冷熱混搭,加特林火箭離子炮,拳頭霰彈大電鋸讓人盡情的爽快,反正也是屠惡魔,擼起膀子儘管上吧。

遊戲是傳奇的,而隨着電影版的提出,想必要承擔此電影大梁的定是一位猛男,果不其然,最後請來的是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領銜。

照理說角兒是挑對了,THE ROCK肌肉健美,身材壯實,屬於州長和史泰龍的接班人,新一代的動作猛男,和迪塞爾、郭達斯坦森並列三大光頭,雖然他只要接電影的續集,這個續集就會變得很爛,比如《特種部隊2》。但相信我,ROCK真心已經盡力了。而在Doom裡,最有意思的是莫過於他竟然演的是個反派,這在ROCK的電影裡是絕無僅有的。

那麼看看成績,IMDB得分5.2,投資額6000萬,北美票房2800萬,口碑,收益都不是很理想,只可以說一般。

前面說過了,新世紀的頭十年,我們迎來的是套路化的改編電影,這意味着基調還是那一套,改個名字就和遊戲沒什麼關係了,而且本片導演和前面提到的《春麗傳》是同一人——安德澤·巴特科維卡!

不過比起《春麗傳》,Doom算是很良心了,前面部分可能有的觀衆覺得無聊,但最後十分鐘,乾脆變成和遊戲一樣的第一視角來橫掃,算是比較過癮的。

7.2010年——《波斯王子:時之砂(Prince of Persia: The Sands of Time)》

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到了,作爲最後壓軸,電影投資巨大,製作認真,陣容豪華,光是片場的礦泉水都喝了上百萬瓶,實地摩洛哥拍攝的炎熱可想而知。

演員又是我們熟悉的面孔,這次是傑克·吉倫哈爾(JakeGyllenhaal)來挑大樑了,這位大帥哥的名作有《後天》、《斷背山》、《源代碼》以及最爲扭曲的《夜行者》,長的帥氣先不說,對於角色的體型和氣質變化,他也能很快的塑造和改變,從暖男到冷痞子,還是非常到位的。

斷背山中的傑克,而抱着他的白帽男就是《蝙蝠俠》中的小丑飾演者——希斯萊傑

再看一下作爲原著的遊戲,《波斯王子》系列是一個很長曆史的品牌,最早在1989年就出現在了MAC OS、PC、PCE、FC、MD各大平臺,屬於動作冒險的招牌鼻祖之一。在2003年,本座的原型同名的《時之砂》系列登場了,製作公司是大育碧,平臺爲PC、PS2、XBOX、GBA等等。

遊戲的特色是帶感的動作,故事中的時間匕首是王子的詛咒,也是拯救他的希望,匕首在遊戲中可以倒流時光和開啓子彈時間,波斯王子靈活的前滾翻,信仰跳躍,徒手爬牆,飛檐走壁在當時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而360度戰鬥鏡頭轉換,遊戲內舒適的固定鏡頭,大氣的全景更讓玩家樂在其中的刷了一遍又一遍。

當時的遊戲畫面(已經是很不錯了)

回頭來看下電影成績:IMDB評分6.6,投資額2億美元,全球票房接近3億,口碑收益雙超高,成爲在《魔獸》上映前,作爲遊戲改編電影的榜單魁首。

綜合來看,迪士尼那麼多錢不是白砸下去投資的,場景還原度高,人物雖然不是很百分百契合,因爲傑克實在不能說是肌肉猛男型的,但也不差,他很努力,體型也變得很壯,跑酷的動作很炫,雖然老套的友情,親情和愛情的老故事合成也不算太臃腫。

波斯王子傑克,裝束彎刀,腕甲馬褂還是挺像樣的

這就是新世紀的頭十年的七部作品選,當然還有很多沒有列舉,躺一天看也看不完,比如導演對老婆情有獨鍾的《生化危機》系列。不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看到了遊戲改編電影的套路化、產業化、大衆化,這些電影有的人物還原程度還可以,有的毫無原本遊戲的痕跡,有的大暴死。以好萊塢式的電影框架爲主是這十年的特徵,而對於玩家來說,最期待自己的情懷在大銀幕上有優秀的表現,投資者更希望這股浪潮能也許變成一股助力,來反哺遊戲本身,就這樣,我們迎來了下一個新的十年計劃。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最新選題請看這裡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訂閱愛玩APP《百萬投稿每日精選》,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