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找家長後竟當街暴打女兒 孩子的錯全是父母的錯

視頻截圖。

■ 街頭暴力,竟是母親女兒

社交平臺廣泛流傳的女子街頭暴打未成年女孩的視頻,有了正式通報結果。西安網警通報稱,網傳視頻中成年女子與小女孩系母女關係。5日,該女子因被女兒學校兩次約談而氣憤,於是對女兒進行打罵體罰。西安警方已對該女子進行批評教育,並責令其帶女兒去醫院就診。該女子表示已經認識到自己行爲的錯誤,以後堅決改正。

從視頻畫面來看,該成年女性又是用自行車撞女孩,又是猛扇耳光,行爲之粗暴,觀之令人憤怒。小女孩被連續痛擊,無力閃躲,更是讓人異常心疼。現在,西安警方的一紙通報揭開了事情真相,人們得知,這是家長因爲孩子不聽話而對其體罰,雙方的關係不似人們之前想得那麼可怖。但即便如此,家長如此痛毆孩子,還是非常不妥。

首先,不管是不是在教訓自家孩子,這都是一場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暴力,這種暴力,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應該發生,也不爲法律與倫理所容忍。家長有管教孩子的權利與義務,但沒有隨意體罰的權利,造成子女受傷的,也會觸犯法律。

■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曾說:

“在所有的問題兒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家庭的原因。”

“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的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

以下朱永新教授關於家庭教育的10點心得,需要每位家長認真思考

一、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現在心理科學已經發現,一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問題,差不多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來說,非常重要。

而兒童的很多神奇之處、偉大之處我們還沒有認識到。兒童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兒童的個性又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問題沒有認識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由於對我們教育對象的不認識,造成了很多教育上的失誤,很多教育方式是沒有根據的,只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很多教育是沒有建立在對孩子真正的、科學的認知背景下,當然,有時是因爲科學本身還不成熟。

我認爲對兒童的基本認識,或者正確的兒童觀,是我們教育的一個起點,也是我們整個家庭教育的起點。具體來說,怎麼教育兒童就是兒童觀,體現在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養育方式以及對基本問題的看法,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數來。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這樣的觀念是有問題的,不值得提倡。父母應該把兒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我們要自覺地意識到:尊重童年。有了一種對孩子當下生活的尊重,對孩子本身作爲人的尊重,我們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會變化。

二、父母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帶給孩子什麼,往往就決定孩子會成爲什麼樣的人。人的認知風格、行爲習慣、性格特徵,都是在童年奠基形成的。家庭是學校的預備校,應在家庭教育中倡導生活教育,重視孩子品格、人格、道德、習慣的培養。

此外,作爲父母親來說,應該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這是最關鍵的。父母要能夠了解孩子,發現孩子悅納孩子,現在很多父母關心的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而是別人家的孩子,把別人家的孩子作爲標杆,喜歡用自己孩子的短處去比較別人孩子的長處。這樣就很痛苦。父母應學會準確瞭解孩子,順着孩子自己的天性走,協助孩子成長。

三、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爲他自己

如今,我們的父母親往往就用一個標準——上清華北大哈佛的標準來培養孩子。用一個標準一個模式去培養孩子,最後大部分人是失敗者。這是當前社會焦慮的表現,是我們的社會評價體系出了問題。很多人把上名校當作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範,而我認爲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爲他自己。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讓每個人找到自己,成爲更好的自己才能幸福。當然這些不那麼容易評價而是一種主觀體驗。那些真正有幸福感的人的人生不是千篇一律的,他們都有不一樣的人生,因此,我認爲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人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幫助人更幸福地活着,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這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四、陪伴對孩子很重要,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

孩子來到家庭和你成爲一個共同體,這就是人生的緣分,怎麼樣能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事實上我們知道,當孩子真正離開你的時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難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這一點我覺得是很關鍵的,爲什麼呢?

因爲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無時無刻不是在進行着交流和學習,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們發現孩子的詞彙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彙量直接正相關。

你在談論政治,這個孩子可能今後對政治感興趣;你在抱怨,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充滿抱怨的情緒。你在家庭發生的一切,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爲什麼我們說要有親子共讀,要有親子之間充分的交流?我們很多父母都以爲不要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你說的所有東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會成爲構成他大腦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這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我們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基調就是陪伴,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五、一個沒有閱讀的家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裡面播種下來的。《朗讀手冊》裡面引入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興趣的培養、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對兒童來說,兒童時期的閱讀和教育相關,一個沒有閱讀的家庭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兒童通過這些書的閱讀之後,開始喜歡閱讀。兒童早期的閱讀爲什麼很重要?我一直認爲,那些童書,的確和成年人讀的書有差別,童書會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蘊藏於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之中,構建的是你的價值觀。

六、在優秀的傳統家教理念基石上構建起現代家教的大廈

千百年來,傳統家教在三個方面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首先,傳統家教通過家規、家訓、家風等形式,對家庭教育進行規範,用制度和儀式對兒童進行教育。

第二,傳統家教強調以德爲先,把做人作爲教育之根本,與現代教育理念“立德樹人”是一致的。中國最早的一部教育綱領性著作《大學》就把明德至善作爲所有教育的根本目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第三,傳統家教注重父母的以身作則榜樣示範,強調兒童的行爲訓練和科學方法。身教重於言教,孔子就主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但要注意辨析與捨棄傳統家教中那些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糟粕,如懲罰教育等,只有清理傳統家教流毒,才能建立現代的家庭教育體系。

七、母親是女人最神聖天職父親男人最好的工作

母親是女人最神聖的天職,現代幼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福祿倍爾曾經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啓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母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是不可替代角色,特別是在孩子誕生的最初的階段,母親的作用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代的。作爲母親需要儘早給孩子朗讀,講故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興趣,同時要爲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父親是一個堅毅的稱謂,意味着責任與擔當。要當好父親這個角色,實際上就是兩個關鍵詞。一個詞是“榜樣”,另一個詞是“陪伴”。我認爲父親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父親不像母親那樣和孩子有那麼強的依戀關係,父親更粗獷,簡單,和父親的相處能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的勇氣,孩子更具有冒險精神,因此,陪伴也是父親很重要的職責。

八、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變

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科學的訓練、科學的育兒知識的培訓,所以父母是經常容易犯錯誤的。那麼一旦犯了錯誤怎麼辦呢?

我們說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變,最關鍵的是從今天開始,從當下開始,用更好的方法、更大的熱情、更積極的努力、更誠實的態度去改變。父母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你對人生、對世界的新認識影響你自己的行爲,也將傳遞到孩子身上,我認爲任何改變都不會遲,當然如果過了關鍵期人是很難改變的,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也告誡父母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盡己所能走近教育、理解教育。

九、教育是否成功在於有沒有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體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沒有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如果體育成績優秀,但大吃大喝不鍛鍊,身體也很糟糕,這不叫體育成功。教育就是要養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不斷地自主學習,不斷爲自己充電的習慣,而不是讀書時拿100分,到了社會上連書都不看。

十、教育不僅僅發生在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不僅僅發生在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無論是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教育,還是更加重視家庭教育,每一個環節都能成爲課堂。用好這些課堂,不僅能讓孩子學到更多東西,對老師和父母來說同樣也是一種進步和成長。

■ 愛要有鬆有緊,別用暴力毀了孩子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當中的一個大工程,是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業。至於怎樣教育?怎樣把握尺度?是困惑家長的一個難題。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孩子身上,但伴隨着孩子的成長,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使一些父母特別是一些年輕父母感到束手無策。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打罵和家庭暴力是不可取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有問題,家長一定要冷靜,要引導、溝通去解決,而非拳打腳踢。愛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天性,但這個愛要有鬆有緊,當孩子出現一些不良行爲時,要及時制止,絕不手軟,語氣要溫和而堅定,該懲罰時就懲罰,可以讓孩子知道他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否則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一味地對孩子打罵和家庭暴力,事實證明你將會收穫一個暴力的孩子。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將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