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觀點/SKINFOOD爲何撤出臺灣?3大原因惡性循環

▲ SKINFOOD在韓國店面,現在要買只能到韓國買。(圖/翻攝自韓國觀光公社)

文、圖/美妝狂熱份子

22日一早,我就看到朋友分享一則臉書訊息,最早進來臺灣韓系美妝品牌SKINFOOD要撤出臺灣,還記得這牌子剛進來的時候,其實韓流風潮還沒有現在興盛,但因爲它的CP值高(價位低、部分商品好用),成爲許多人美妝新選擇。

當時它最有名的單品,不外乎就是指甲油、米麪膜、黑糖面膜等,以「肌膚吃的食物」爲概念,SKINFOOD的美妝幾乎都是以植物來作爲系列的分別,像是橄欖蜂蜜小黃瓜系列等,每種產品不同的植物主成分,可以帶給肌膚不同的特性消費者只要按照肌膚的需求,就可以挑選到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但曾經這麼厲害的品牌,在現在韓流風行時機,爲什麼會在今年離開臺灣?我認爲主要有3大面向

1.自然系品牌太多,沒有特色主打

以臺灣來說,光是韓系的自然品牌就有4家,包括SKINFOOD、innisfree、THE FACE SHOP、Nature Republic,這幾個品牌的形象都非常接近,主打的速求也很相像,若是沒有特別吸睛代言人、特色或是話題商品,其實很難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甚至難以區分

2.宣傳力度

在美妝品牌百家爭鳴、汰舊換新速度快狀態下,消費者很容易接納新的品牌,同時也很健忘,像是innisfree、THE FACE SHOP一直以來都有在做新品曝光與宣傳,持續市場保持聯繫,讓消費者「記得」它們,但SKINFOOD卻沒有加大力度,反而越來越脫節,當然,就會逐漸被人遺忘。

3.沒有集團支持,又是代理商經營

最晚進軍臺灣的韓系品牌innisfree,隸屬於韓國最大美妝集團愛茉莉太平洋旗下;THE FACE SHOP更是韓國LG集團旗下的美妝品牌之一,相較於SKINFOOD擁有的資源來說是更多,而且目前這兩個品牌在臺灣都是直營,比起代理商的經營模式,不管是在策略或是資源部分,都是更加豐富、充足。

結論,就是SKINFOOD雖然搶得進軍臺灣的先機,但卻沒用善用自己「知名度」的優勢,搶先抓住消費者的胃,加上代理商經營目標通常以利潤導向,比較不願意花錢做品牌經營,沒有宣傳、沒有話題,當然就無法獲得消費者的注意,當然也不可能有收益,如此惡性循環,才導致最後撤出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