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紓困不宜多頭馬車
歐美疫情一波波,全球經濟陷入急凍險峻,各國大手筆撒幣救經濟,美國不僅挹注2兆美元振興經濟,後續還會再祭出數千億美元刺激方案。反觀臺灣,蘇揆最新宣佈整體紓困會籌措達1兆元,頗有超前部署意味,惟迄今各部會一人一把號,各提各的刺激方案,打這場防疫經濟戰,步調顯得混亂。
各部會中,最早有危機意識的,就屬觀光慘業首當其衝的交通部,早在半個多月前,就喊出要追加額外預算100億,直接發給觀光旅館業「救命錢」。交通部率先提出接地氣的觀光四大產業薪資補助方案,針對14萬名員工薪資補貼,如業績衰退5成以上,企業不採無薪假,且減薪未達2成員工,政府補助每月原薪資2成,上限1萬元,共3個月。但隔了兩天,行政院再宣佈加碼,提高政府補助4成,上限2萬元,共3個月。
爲不落人後,經濟部接棒提出所轄艱困企業薪資補助方案,但不分產業類別,不分規模,建議補助原薪資5成,上限2萬,共3個月。但爲鼓勵企業不要有減薪氛圍,前提是不減薪、不休無薪假。另艱困企業定義,增加營收衰退五成與上個月或今年前幾個月比較,較具彈性機制。
經部管轄企業性質與交通部不同,不難理解,但紓困有差別待遇,難免引來訿議。後經政院討論,認爲不宜一國兩制,因此經部的艱困企業薪資補助,拉回與交通部一致。
再者,總統府30日搶着拍板,要將計程車、遊覽車司機等列入受影響的產業,約10萬多名司機,比照觀光四大產業領取補助,預估每人每月可領1萬元,時間爲3個月。但此標準,似與觀光四大產業上限2萬也不同。
由此可見,各部會各自爲政,標準不一,思維不同,撒錢力道也不盡相同,就連土地租金減免步調,部會都無法齊一,令人眼花撩亂。固然紓困方案最終端至行政院桌上討論,但缺乏跨部會的集思廣益,就是想到哪、做到哪,缺乏統合作戰能力。
蔡政府這場防疫經濟戰缺乏超前部署的全盤戰略,指揮體系紊亂。在疫情愈趨嚴峻下,政府紓困不該多頭馬車,端出對策也不宜擠牙膏,紓困經濟國家隊有待整軍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