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竟不討喜2大原因 產險健康保單慘敗車險28倍

產險公會理事長陳燦煌(左)、常務監事李鬆季。(圖/記者李蕙璇攝)

記者李蕙璇臺北報導

產險公司推出的定期健康險保費雖較壽險低,但其保費收入佔整體比率慘敗一般汽車險達28倍,主要是受到行銷通路知名度有限所致。

華航機師罷工事件落幕,有些民衆因此發現髮卡銀行贈送的旅遊不便險是無法理賠罷工帶來的損失,開始注意原來可以直接向「產險公司」購買旅平險、旅遊綜合險等保單,且保費也不會很高。

而產險也有銷售「健康險」,多屬於定期型短年期的保險,由於產險業務通路較未如壽險的多元化及龐大,僅管該險種費用相對較低,佔其總收入仍不到2%、約25億元。

根據產險公會最新公佈的業績報告,去年一整年的保費總收入約1648.6億中,其健康保險部分的佔比爲1.54%、約25.4億元,相較前一年的收入比例也僅成長0.19%。

而產險界讓民衆印象最深刻及其業績最強項的則是一般汽車保險部分,佔整體收入的43.06%、約710億,雖是健康險保費收入的28倍,可是受到銷售汽車數量的負成長所致,已較前一個年度減少0.56%,再加上近日車界陸續宣佈因應景氣所致可能減少產量修正財報因素等,也讓產險界對於今年的車險保費的成長持較爲保守態度

產險公司資深主管表示,健康險業績仍是有逐漸成長之勢,再加上保險局新開放的壽險公司業務員可自由選擇登錄產險公司擔任業務所的法規影響預料可以透過新加入的業務員通路,增加其銷售健康險保單商品的多樣性,而產險公司的健康險有其保費相對壽險保單較低的優勢,可讓預算有限、較爲年輕族羣消費客層,能夠提早規劃人生風險保障。

產險公會健康險委員會則說,主要受到市場行銷通路成長不易、商品屬性較難有創新商品所致,成長的幅度不是很明顯之外,3年期以下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業務雖經覈准銷售,受到行銷通路仍處觀望階段,對保費助益尚不明朗,正加強各會員公司「如何運用數位電子科技發展新型之健康保險業務」等行銷,提高服務廣度預估健康險保費自25.42億元增加到29.23 億元,成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