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絕種「水中大熊貓」中華鱘 人工繁殖獲重大突破

中華鱘資料畫面。(圖/新華社提供)

本報訊

《新華社》記者28日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瞭解到,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曾參與過全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中華鱘雌魚再次成熟併產卵出苗,這在中華鱘人工繁殖歷史尚屬首次。對於中華鱘的物種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自1982年設立以來,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持續開展中華鱘的研究與保護工作,並藉助野生中華鱘成功實現人工繁殖子一代中華鱘,以及由子一代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

此次全人工繁殖工作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參與繁殖的雌魚是第二次在人工調控環境成熟產卵,而在歷史上,人工培育的子一代中華鱘雌魚尚無連續繁殖先例

今年10月14日,中華鱘研究啓動了此次全人工繁殖,歷時9天。選取的雌魚爲1992年野生中華鱘人工繁殖的子一代,體重95千克,相對懷卵量與野生中華鱘相當,曾於2009年首次成熟並繁殖成功;雄魚爲1995年人工繁殖的子一代,體重55千克。此次繁殖共獲得受精卵15萬粒,最終孵出魚苗6萬尾。

中華鱘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子一代中華鱘順利實現多次成熟並繁殖成功,標誌着研究所中華鱘親本再成熟這一關鍵技術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填補了該研究領域空白。此次全人工繁殖過程中,研究所還開展了雌核發育(單性繁殖)和凍精授精實驗,對中華鱘人工種羣建設以及中華鱘物種的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瞭解,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也是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億年,被譽爲水中大熊貓」。(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