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絲路」年省近4兆海運成本 中國→北美少6500公里

北極航道全年只有2、3個月的時間能夠正常航行。 (圖/路透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理梅德維傑夫會面時,提出要共建「冰上絲綢之路」。這條北極航道作爲東亞連接北歐東歐等地區的最短航線,比傳統路線要短少三分之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戰略研究室主任張俠表示,一旦開通,每年可節省533億美元(約1.6兆元新臺幣)到1274億美元的國際海運成本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理梅德維傑夫。 (圖/取自新華社

其實,「冰上絲綢之路」的雛形早於2015年就出現了。中俄總理第二十次會晤聯合公報中曾提到,「加強北方海航道開發利用合作,開展北極航運研究」。而俄羅斯總統普丁更於今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表示,希望大陸能利用北極航道並連接「一帶一路」。

根據《俠客島》的評論指出,一般所說的北極航道,包括了「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兩條航道都能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太平洋,而俄羅斯邀請與大陸合作共建的是東北航道:這條航道西起西北歐北部海域,東到海參崴途經巴倫支海、卡拉海、拉普捷夫海和白令海峽,是連接東北亞西歐最短的海上航線。

文章指出,大陸90%的外貿貨物運輸都依賴海運,如果按照傳統路線,要和歐洲國家貿易,必須要經過麻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才能到達歐洲各港口,如果油輪重量超過21萬噸(蘇伊士運河的限載量),則還要繞更遠的路,從非洲好望角走,費時費力費錢

▲特殊地理環境可避免海盜威脅。 (圖/路透社)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戰略研究室主任張俠表示,一旦北極東北航道正式開通,大陸沿海諸港北美東岸航程,將比巴拿馬運河傳統航線縮短2000到3500海哩(約3700到6500公里);而上海以北的港口到歐洲西部、北海波羅的海等港口,航程將縮短25%到55%,每年可節省533億到1274億美元的國際貿易海運成本。

文章還提到,「冰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較單一,不穩定因素比起會經過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傳統航線少。北極圈的特殊地理環境,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海盜的侵襲,提升航行安全度。

▲開發北極航道將花費不少成本。 (圖/路透社)

文章中也指出,北極東北航道沿線常年維持在零下40℃到零下20 ℃之間,海面長時間結冰冰層在一年中只有2、3個月的時間會融化,也就是說,只有兩三個月能夠正常航行;另外,自然環境惡劣以致補給點少,要開發這一路線,顯然也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