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新疆、香港 日本北海道、琉球也有獨立運動!

琉球獨立運動。(圖/翻攝自琉球獨立運動資料館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提到獨立運動,許多人會聯想到西藏、新疆香港或是臺灣等等,但其實日本國內也有兩股獨立運動,分別是「北海道獨立運動」與「琉球獨立運動」,只是至今支持者已經非常少了。

據《今日頭條》報導,北海道以前被稱爲蝦夷地,當地的原住民阿伊努人也被稱爲蝦夷人,本來生活在日本關東,後被大和朝廷不斷驅逐,纔到了本州北方與北海道,即《山海經》與《倭王武上表》中的毛人

阿伊努人主要以狩獵和漁業爲生,風俗習慣與和人完全不同,從室町時代開始,和人也到達渡島半島的南端,並且開始在北海道定居,雖然兩族羣頻繁貿易,但兩者之間的衝突也不少,1457年時就爆發坷相曼夷之戰、1669年又爆發相庫相郢之戰,阿伊努人戰敗後從此淪爲從屬地位,但反抗並未停止,1789年又爆發國後目梨之戰,導致該族羣人口開始大幅減少,從本來的貿易對象轉變爲被人僱傭的地位,傳統的阿伊努社會開始解體

▼古阿伊努人。(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取自Ainu: Spirit of a Northern People)

一直到明治維新以前,北海道都是處於自治與半獨立的狀態,隨着俄國人的勢力到達庫頁島和千島羣島,日本纔開始加強對北海道的管理,1868年明治新政府宣佈設立箱館裁判所,將北海道納入新政府統治之內,1869年創建開拓使,而北海道也開始進入大規模開發時代,新政府鼓勵失去工作的武士士族移民北海道,而且爲了加強國防,還設置了屯田兵制度,大量的移民來到北海道,極大的改變了北海道的居民結構,阿伊努人也因此逐漸淪爲弱勢族羣。

雖然北海道後來變成了日本政府的直轄地,阿伊努人還是從未放棄抗爭,相隔一百多年後有識之士紛紛要求擴大自治或脫離日本獨立建國,1992年12月阿伊努人的組織《北海道同胞協會》理事長野村作更在聯合國集會上發表了演說,陳述阿伊努人因爲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傳統文化遭到否認、領土也被剝奪,強烈抗議並要求日本政府根據《國際人權規約》,爲阿伊努人的生存權利制定新法

對於演說內容,日本政府強力拒絕,認爲「享有自己的文化,實踐自己的宗教,以及使用自己的語言是被我國憲法所保障的每個人的權利」但在聯合國《人權規約》中規定意義的少數民族,在日本並不存在,但後來隨着北海道原住民自立運動不斷高漲,日本政府不得不採取妥協退讓的政策,近年終於在日本國憲法中列入尊重阿伊努人權利等內容。

▼現代阿伊努人。(圖/翻攝自維基百科,Torbenbrinker 攝影

至於琉球的部分琉球羣島在歷史上曾經是獨立的國家,經歷過三山時代和琉球王國時代,在琉球國時代人們使用琉球語爲口頭語,但以漢語文言文爲官方書面語,同時琉球語本身同時受到日語南島語系以及中國南方方言影響;明清兩代時曾向中國朝貢並自認作藩國,並同時被日本薩摩藩侵犯而被迫進貢。

琉球國1879年遭日本吞併,強行設立爲沖繩縣,此後琉球人一直沒有停止反抗,1894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琉球人的復國願望便破滅,末代君主尚泰王的兒子尚寅尚順等人便發起讓琉球成爲獨立自治的一個縣的運動,史稱公同會運動,但最終失敗收尾,一直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該議題又被美國重新提出,但部分琉球人認爲,琉球理應永續以獨立國家存在而非在美軍佔領後歸還日本。

支持沖繩獨立運動的著名組織由野底武彥建立的嘉利吉俱樂部(原名琉球獨立黨),以及成立於2013年5月15日的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

無論是北海道獨立運動還是琉球獨立運動,支持者非常少,尤其是北海道的原住民,這種獨立思想只有極少數人贊同,而沖繩縣的琉球人也已經被同化,很多人都忘記了本民族的語言,只會說日語。

▼琉球獨立運動。(圖/翻攝自琉球獨立運動資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