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他用8個字 讓辜仲諒樂掏3億轉骨興國學院

文/洪綾襄廖君雅「你把學校賣給財團喔?」臺南市長賴清德在某個場合遇到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時,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

今年1月27日,中信金控發佈重大訊息,宣佈子公司臺灣彩券公司捐贈3億元給興國管理學院,並已向教育部申請更名爲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此後,「賣學校給財團」就成了施光訓最常被質疑的話題,他只能苦笑解釋:「我們是努力從退場典範變成企業助學典範啦!」

券商分析師 投身教育界

4月24日,教育部在「大學校院設立變更及停辦審議會議」上通過興國管理學院更名案,新校辦學宗旨改以「培育國際銀行家」爲目標,8月起新設財務金融、財經法律及企業管理3系,各收50名學生,採單獨招生,併成立2項獎助學金名額將近75名;而原有的模特兒系、珠寶系、房地產經營學系非金融科系全部停招。4月28日,中信金控指派新任董事人馬即正式進駐,興國原有經營團隊近乎「裸退」。

私校因經營不善而經營權轉手、被教育部列管、甚至倒閉停辦已不是新聞,但這次中信金控仿效先前透過贊助接手兄弟象球隊的方式取得興國經營權,卻是創下業界首例

興國管理學院創辦人趙景霖原爲臺南數學名師,1962年在當地創辦私立興國高中,以「北建國、南興國」爲目標辦學;2000年,趙家再向臺糖租地,創辦興國管理學院。第一年招生率達60%,但隨即又不敵少子化等多重因素衝擊,○八年,興國與稻江立德真理(臺南麻豆校區)、致遠等5所院校,因超低錄取分數仍招不到學生,被並稱爲「稻德國真遠」5大後段班學校。3年前,興國管理學院又爆發教職員學籍事件,累計有2000多名學生學籍有問題,就被教育部列管重點輔導退場。後來雖一度研議併入清大,但又告吹,去年更因師資不足被勒令停招;幾經波折下來,今年7月結業式後,全校將僅剩97名學生。

但興國仍有優勢。儘管招生艱困,興國管理學院帳面依然握有11億元的不動產設備以及1億多元的現金;只是若要繼續辦學,每月營銷費用就高達上千萬元,還要付給臺糖每年1200多萬元的租金創校資金很快便會用罄;但若決定停招,就再熬3年等學生全數畢業、資遣員工,清算後拆樓還地,創辦人趙家不但損失慘重,清譽也恐毀於一旦。

就在這個內外都認爲興國是「神仙難救無命客」的氛圍下,教育部高教司也將興國定調爲私校整並退場典範之一,沒想到在現任校長施光訓的奔走,和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的一念之間,上演了大逆轉。(本文截自財訊476期)

相關報導:王文洋、辜仲諒、郭守正 搶當東森老闆辜仲諒能否脫身 看紅火公司算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