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見證中國大飛機C919首飛

新華社上海5月6日電 題:側記中國飛機C919起飛記

新華社記者 呼濤 劉劼 ;婁琛

身穿綠色及膝雨衣雨鞋朱德華,站在一處龐大的機庫邊,停下手裡的橘紅色除草機向遠處使勁張望——幾公里外的上海浦東機場,一架白色飛機緩緩飛向天空

(圖爲C919。新華社記者呼濤攝)

那個他日日夜夜守護在近旁的“帥哥”終於起飛了。這架身披藍綠色塗裝的白色大飛機垂尾上噴着“C919”。2017年5月5日下午,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首飛,一個多小時後穩穩降落,它成功了!

中國東部最繁忙的國際航空樞紐擠出寶貴時間窗口,春雨連綿數日的上海也在當天早上放晴。

來自江蘇南通的45歲打工者朱德華不知道,在機場跑道邊和他一樣向天空張望着的還有幾代中國航空人,甚至從世界各地趕來的外國人。他們共同見證了這個載入中國和全球航空業歷史性時刻。

(圖爲大飛機機庫邊的除草人朱德華。新華社記者呼濤攝)

5日14時,五位中國人——機長蔡俊、副駕駛吳鑫觀察員錢進、試飛工程師馬菲和張大偉,開啓了中國大飛機C919首架機的歷史性飛行。

此時,距離“中國航空之父”馮如在1909年駕駛國產飛機起飛,已然超過百年。

一位身着黑色正裝的銀髮老人,含淚望着天空。他曾隨着家人,在抗日戰爭中從山東濟南一路逃到廣西桂林,也曾在13歲那年下定決心“要爲祖國設計飛機”,後來,他真的成了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

27歲,他設計了中國的初教6飛機;87歲,他看到了中國大飛機C919翱翔藍天。他就是運10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

“一個大國,就要有支撐國家的大產品,纔會有大國的氣概。總跟在別人後面甘於做 小學生 ,就是放棄了自主的權利,放棄了科學思維的能力!”程不時說

(前排爲運10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新華社記者呼濤攝)

“就像猿人從爬行到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飛機飛離地面就讓一個國家發展的鐘擺更快了,社會的血液流淌得更有活力了!”他說。

淚光中,他與曾經共同戰鬥在航空戰線老朋友擁抱。

這一天,中國憑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C919,將全球飛機的天空帶入“ABC格局”——C919、空客(Airbus)、波音(Boeing),也與全球分享中國夢想起飛創造的新機會。

“首飛完美!100分!”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身着軍綠色飛行夾克,登上舷梯,與首飛機長蔡俊緊緊擁抱。

(圖爲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與首飛機長蔡俊擁抱。新華社記者呼濤攝)

2007年,中國大飛機工程立項,48歲的吳光輝被任命爲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在那一年,他開始學習飛行,因爲他“要設計出讓市場和飛行員滿意的好飛機”。

2017年,他主持設計的中國大飛機終於飛向藍天。首飛副駕駛吳鑫着陸後評價:“C919今天表現堪稱完美!全程飛行平穩,全機系統表現超乎預期”。

“相信C919未來也能夠實現安全良好的運營,我非常期待它的首次商業飛行!”吳鑫說,大飛機首飛成功只是研製的一個階段性成果,自己要伴隨它“走南闖北”,在試飛中不斷歷練提升,直到走向商業成功。

凱旋的大飛機緩緩滑行,在人羣的注視下,停在“C919大型客機首飛任務”的大紅色背板前。

“霍尼韋爾選擇投入時間和巨大精力參與一型中國研製的新飛機,攜手中國夢想起飛,我們很驕傲作出並且堅持了正確的戰略選擇!”霍尼韋爾航空航天亞太區總裁林世偉說。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

此時,中國民用飛機“三步走”戰略大步行進——ARJ21新支線客機投入航線運營,

C919大型單通道窄體幹線客機成功首飛,C929雙通寬體客機起步論證,未來更多型號飛機可期。

在幾公里外的C919機庫邊,朱德華手中的除草機重新啓動,他要“快快把草坪修得清爽些,等大飛機回家休息”。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每天凌晨兩三點醒來,給出發去做試驗的大飛機開門,在清早關好大門。在電話裡,他和家人說“每天都見到電視上總說的那個大飛機”,想想就挺驕傲。

在不遠的未來,他還想要“和這個 帥小夥 一起飛出去看看”。

(原標題:側記:見證中國大飛機C919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