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節 且品茗

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佈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爲“國際茶日”,今年是第二個“國際茶日”。

“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茶,被譽爲“東方神秘樹葉”,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人類文明交融互鑑中日益散發濃醇芳香。

習近平書記一直非常重視茶文化傳承,大力推動茶產業發展,多次在外交場合以茶會友、以茶待客、以茶闡釋中國文化的要義精髓。

△2021年3月22日,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來到南平市村鎮燕子生態茶園,察看春茶長勢,瞭解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

2021年3月22日,福建考察的第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武夷巖茶核心產區的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察看春茶長勢,瞭解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並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

福建,是習近平工作過17年多的地方,他與這裡有着深厚的“茶之緣”。

聞名中外的“茶鄉”福建福安口鎮坦洋村,是紅茶品牌“坦洋工夫”的發源地,也是習近平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的農村黨建聯繫點

1990年5月,即將赴任福州之際,習近平專門到坦洋村與鄉親們告別:“原想安排一段時間到村裡住一陣,走走家,串串戶。沒料到這次走得這麼匆忙,心裡很遺憾。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喝過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我的心和你們的心是永遠貼在一起的。”這番肺腑之言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這是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茶農珍藏的一枚發行於上世紀的“茶銀票”。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調研,在村民家中和大家一起喝擂茶、拉家常。時隔多年,村民邱彩立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他走進家門,還沒落座,就問起了柴米油鹽,還和我們一起喝擂茶,臨走前,還囑託我們‘要關心集體,鄰里要和睦,要重視教育下一代……’每句話都說到我們的心坎上。”

一杯清茶,飽含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以民爲本、愛民爲民的情懷。

浙江茶葉連續20年的持續增長,不僅解決了百萬戶農民的增收問題,也爲農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2006年,習近平在《世界茶鄉看浙江》一文中這樣寫道。

2003年4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黃杜村考察白茶基地,對於黃杜村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發出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由衷讚歎。

十幾年來,安吉堅持綠色發展,茶山變金山銀山,不斷造福四方百姓。

△茶農在浙江省安吉縣白茶產業發源地溪龍鄉採摘安吉白茶。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2018年春茶季後,黃杜村20名黨員自發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種植白茶致富情況,提出願意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羣衆脫貧。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稱讚他們爲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肯定他們的做法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

小小白樹苗翻山越嶺,在湖南、四川和貴州等地落了戶,成爲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今年5月18日,安吉縣聯合四川省青川縣、湖南省古丈縣、貴州省沿河縣、普安縣以及雷山縣等三省五縣共同成立“白葉一號”鄉村振興黨建聯盟。在“白葉一號”結對幫扶工作的基礎上,通過支部結對共建、產業發展聯盟、農產品合作社、專項發展基金等形式,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新路徑。

“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茶產業一頭連着千萬茶農,一頭連着億萬消費者,美了環境、旺了經濟、富了百姓。

氤氳茶香,韻味悠長。

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習近平多次以茶爲媒、以茶會友,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生動闡釋中國主張,推動各國交流合作、互利共贏。

2017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同訪華的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進行了茶敘,暢談中越共通的茶文化,共敘兩黨兩國關係未來。“‘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習近平的妙解,道出了中華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諦。

△2020年10月31日,福建省武夷山市,遊客在九曲溪品茶

“國際茶日”擴大了全球茶產業的影響力,促進了世界茶文化的交流。茶讓世界飄香,也體現了世界人民對世界和平、美美與共的美好期盼。

今年“國際茶日”期間,農業農村部將組織開展各國大使品茶、茶知識科普、茶故事講述、茶景點推薦等系列活動,促進全球茶文化交融互鑑和茶產業持續發展。

“國際茶日”,讓我們一起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