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52.9%消費者購物頻率虛實各半 實體零售網購崛起

資策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2020年網購消費調查,已有52.9%的臺灣消費者在線上線下的購物頻率各半,18~25歲族羣比例更是接近六成。觀測消費者網購行爲,多數消費者仍習慣於純電商平臺上網購,不過隨着疫情加速線上購物蓬勃發展,發現有將近三成消費者在網購時,會優先選擇實體零售網購通路市場發展潛力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陳冠文預期,未來線上通路的競爭局勢只會更激烈,不只實體零售業者品牌業者、外送業者都是潛在競爭者,面對後疫情時代,四大類型實體零售業者,包含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連鎖便利商店、超市/量販與專賣店,皆須發展線上通路,特別是把握「線下爲主,線上爲輔」大原則,以店面優勢作爲基礎,發展線上線下相互導流、店內互動獲取會員、以門市作快速出貨前置倉,或取退換貨處等策略,提升全通路的銷售行銷、會員管理能力。除此,在D2C(Direct-to-Consumer)趨勢之下,家居、3C與服務等品牌業者也應積極佈局數位轉型,建立自身的線上通路。

調查發現,69%臺灣消費者已習慣網購一般零售商品,如日常用品生鮮雜貨、冷凍食品等,且最大宗購物管道爲實體零售網購通路(35.9%),比例甚至超越純電商平臺(27.8%)與第三方外送平臺(5.3%)。資策會MIC表示,36~65歲族羣更傾向使用實體零售網購通路購買日用雜貨,而18~35歲年輕族羣透過第三方外送平臺購買比例約10%,且調查顯示,有高達85.6%民衆曾使用過非熟食外送服務,顯示非熟食外送市場商機可期。

調查消費者對於電商購物節的參與度,資策會MIC表示,已有超過七成消費者參與過購物節,其中雙11仍是臺灣消費者最大購物季,特別是實體零售與品牌業者都參與的情況下,約六成消費者表示最常參加「雙11」,其他依序爲雙12(19%)、99購物節(16.6%)、黑色星期五購物節(9.6%)與618購物節(6.8%)。除此,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前五大網購促銷手段,依序爲免運費(68.3%)、買一送一(64.4%)、打半價(54.3%)、第二件免費(38.4%)與消費滿額優惠(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