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以後,我要…」 看臺灣動畫《幸福路上》拾回兒時的夢想

當談到動畫電影,你腦袋中率先浮現的是宮崎駿還是迪士尼呢?儘管這幾年臺灣國片興起,但動畫類型的電影,除了小時候必看的魔法阿嬤外,好像就說不太出其他代表的作品。直到去年 2018 年,宋欣穎導演用「臺灣人」的角度,做出一部感人心絃又滿溢共鳴的《幸福路上》。

《幸福路上》是抽象的「邁向幸福的這段路上」,也是劇情時空背景下,真實有一條叫做「幸福路」的路,那裡是主角林淑琪從小生長的街,也是她永遠離不開的根。在闖蕩幸福的路上,她迷茫、失措、找不到方向,但回到原生的家、重拾原始的初心,其實幸福一直都在。

你成爲理想中的大人了嗎?

▲你還記得從前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嗎?

關於「大人」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說着「長大以後,我要……」,諸多的長大以後,到現在,你實踐了多少呢?成爲想要成爲的模樣了嗎?

這個問題,經常回蕩在我們心中,但卻屢次得不到一個肯定、明確的答案。於是只好將疑問嚥下,繼續努力地活着,不知道是按照着世俗還是別人的眼光活,好像吃飽睡好比理想這件事來得更爲重要一些。

我只是希望你以後能夠幸福

▲拼命地念書、補習,真的爲我們帶來幸福了嗎?

「念自然組當醫生不是卡好」、「我只是希望你以後可以幸福」這兩句是《幸福路上》中的難忘臺詞劇中的補習街,相信也是許多人成長的共同記憶。爲了符合父母的期望,我們補數學、學英文,盡力不輸在起跑點上,相信多讀點書就能成就他們口中的幸福。可是,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一路讀到臺大、出國工作的林淑琪納悶,坐在電影前的我們也不解。出了社會之後,學業成績的第一名和一百分,都像是一張廢紙一樣,「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纔是最現實的問題,找份安穩能餬口的工作成爲最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飛呀,飛呀,小飛俠

▲時至今日,你還是當初高唱着「小飛俠」的自己嗎?

嘿,你還記得兒時的夢嗎?不論是要賺大錢,還是拯救世界!即使現在回想起來很荒唐,但當時的我們是多麼天真爛漫、自信飛揚阿!

在《幸福路上》中,林淑琪與她的兒時夥伴莊貝蒂和許聖恩〉三人間友誼和童年時無懼的夢想橋段,令許多觀衆爲之動容,那些飽含色彩、繽紛奇幻想像力畫面,爲我們帶來希望,喚醒曾經存在的記憶和想像力,也許我們還可以有夢,也許我們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導演巧妙地演示三個人不一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象徵着每一個人不同的人生,是編輯很喜歡的一部份。

你相信是什麼,你的人生就會是什麼

▲面對人生的交叉路,你是否曾經懷疑過所做的決定呢?

你相信嗎?只要你相信什麼,你的人生就會是什麼。片中總是笑嘻嘻的「Amis 阿嬤」,是這麼告訴林淑琪的,而且不只如此,還要用心眼睛去看世界。

如同心之所向一樣,只要一直堅定地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前進,終有一天,一定能到達想去的地方的。因爲心的上面,其實有一對隱形的眼睛,它會帶領你,前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而我們的心中,其實也都住着一位阿嬤,當你迷茫時,傾聽內心的聲音,「她」會告訴你該怎麼做的!

來,我們回家吧!

▲你有多久沒有打通電話回家,好好看看父母的模樣呢?

就算犯錯了、失意了,那又如何?回到家中爸媽媽永遠給你靠!老祖宗說的話,總是有着幾分道理的:「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受苦、受累,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時,就回家吧!不論如何,家都會替你開一盞燈、留一雙筷子,等着你的。

電影中的林淑琪,或許還沒成爲理想中的大人,但在家人陪伴,她獲得了重新長出翅膀的能力,或許幸福不會永遠常駐,但我們可以一直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如果看到這裡,你想家了,那就打通電話回家問聲好吧,有時候爸媽的「沒消息」不見得就是好消息,也許他們也正思念着你。

最後附上蔡依林爲《幸福路上》獻唱的同名主題曲,也許幸福是一種自如,我們不必成爲別人口中的誰,也不必一定要到何處,只需要一步一步,走在幸福的路上。

(圖/《幸福路上》官方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從新不了情到 love yourself:跟着萬芳輕柔的嗓音收拾受傷的心,醒悟愛的真理

問題的答案,早在開口問人前就已決定好了!從《解憂雜貨店》重新定義人生中 4 個永恆不變的真理

※本文由女子學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https://shar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