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污染爆恐怖後遺症! 80%兒童尿液驗出「獸用抗生素」

長江全長6300公里。(圖/視覺中國)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長江作爲大陸第一長河,近期調研發現水生態系統受到破壞,令人擔憂的是,長三角約40%孕婦尿液中檢出抗生素,近80%兒童尿液中檢出獸用抗生素,且部分檢出抗生素已在臨牀中禁用,有可能嚴重損害人體免疫力

▲長江經濟帶也是大陸最大的經濟帶。(圖/視覺中國)

長江流域覆蓋大陸五分之一陸地面積,養育三分之一的人口,然而《瞭望》新聞週刊報導近日指出,經調研發現長江流域抗生素濃度偏高,水生態系統受到破壞,更令人擔憂的是,相關調查顯示,長三角約40%孕婦尿液中檢出抗生素,近80%兒童尿液中檢出獸用抗生素,部分檢出抗生素已在臨牀中禁用,有可能嚴重損害人體免疫力。

報導指出,水中抗生素主要來自醫院藥廠廢水水產畜禽養殖廢水以及垃圾填埋場,大部分抗生素無法在現有工藝下有效去除,導致河湖水體成爲抗生素和耐藥基因庫。

科研人員長江中下游地區調查發現,在生豬肉雞、水產等養殖過程中,因養殖密度高,不少養殖戶爲降低感染髮病率,習慣飼料中添加各類抗生素,有的一噸飼料能添加一斤抗生素藥物。一些漁業養殖戶坦承,「養魚養蟹飼料中肯定要拌抗生素,不然一死一大片肯定賠錢。」

製藥廠和醫院廢水含有高濃度抗生素,致流域污染嚴重。研究人員發現,有的飲用水水源地上游5公里分佈着大型醫藥生產企業排污口,如長三角某市水源地附近有3家醫藥公司排污口,一些長江支流交匯處有6、7家制藥廠,廢水含有高濃度抗生素。

調研發現,近年來,長江流域雖加大整治力度,但有不少中下游的化工、製藥、中低端製造、畜禽養殖等類企業往上游或支流轉移,污染形勢嚴峻。

▲長江江豚。(圖/CFP)

「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嚴加管控,未來仍存增長趨勢。」南京水科院生態所高級工程師王智源認爲,以長江干流飲用水水源地抗生素分析爲例,其「假持久性」能對水生生物產生慢性毒理效應,導致水生生物體內攜帶抗生素或產生抗性基因;長三角地區人類活動強度高、抗生素使用量大,抗生素污染防控形勢相比長江中上游更嚴峻。

因此,多位權威專家指出,當前對抗生素危害研究不夠,對抗生素濫用監管不足,導致目前江河湖庫水體抗生素含量嚴重偏高。因此專家呼籲當局,應儘快修訂標準、嚴控源頭,加強研究,管控長江流域的抗生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