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消失的陸稻!馬太鞍部落覆育「有毛的糯米」留下長輩的寶
▲光復國小學童下田插秧,學習部落傳統農耕文化。(圖/花蓮農改場提供,下同)
春暖花開的3月天,花蓮縣光復鄉光復國小學生來到當地馬太鞍部落,在耆老及青農的帶領下,赤腳下田第一次體驗手插秧,「我覺得很好玩」「這些秧苗很珍貴,一次不能插太多」「要對準標記處插好」小朋友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自前年開始協助馬太鞍部落覆育黑芒紅米稻種cilipeday,今年部落開始自主育苗及種植,並邀光復國小來參與,讓這個古老的品種代代相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致力於作物種原收集與保存,陸稻種原也是收集的標的之一,早在20年前,就走進原鄉部落蒐集各種陸稻,目前收藏陸稻品系達247種,每年不斷繁殖與更新這些稻種。當馬太鞍部落青年想要找回從前長輩種植的稻米時,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黃啓瑞便帶族人到該場尋求支援。前年二期作該場便提供8種對光敏感的陸稻品系,在馬太鞍部落設置採種田,並協助部落育苗與插秧,讓族人從少量開始試種觀察。而去年一期作該場則提供10種對光不敏感的陸稻品系,部落耆老82歲吳連妹阿嬤也將放在冰箱好幾年的cilipeday稻榖拿出來種,要把長輩留給她的稻種延續下去。
▲部落族人以傳統方式培育秧苗,用鏟子將秧苗剷起放到運秧的傳統容器內。
這些古老的陸稻品系具有耐氣候逆境、抗病蟲害等特點,有機會篩選出抗耐逆境的遺傳因子,作爲因應氣候變遷的品種改良材料,增加作物抵抗極端氣候的能力。古來種連結了祖先的傳統智慧,種回去不但維持了陸稻抗耐逆境的基因庫,也間接協助復興傳統農耕文化。爲此,花蓮農改場除了協助栽培技術,去年特別委託輔導師陪伴族人找回傳統制作酒釀的方式,開發創意米食料理,鼓勵耆老分享傳統掃帚編織方法,並舉辦了3場次推廣體驗活動,讓古老的陸稻走入現代生活。此案例可望成爲典範,作爲其他部落復耕傳統作物的參考。
cilipeday意思爲「有毛的糯米」,毛指的是稻榖外殼上的長芒,吳連妹阿嬤說cilipeday是很珍貴的,以前只有在結婚喜慶或祭儀才能嚐到,可是她15歲以後就沒吃過了,因爲管理、收割及打穀很麻煩,族人漸漸不再種植。而這種米的味道難以忘懷,所以阿嬤就保留了一些種子,堅持每年種一點,近年因體力無法負荷沒再種植,一直放在冰箱裡。阿嬤很感謝O'rip工作室、農改場及很多朋友的協助,讓cilipeday重新在部落生長,後代子孫才能夠嚐到這個好味道。
▲吊掛的cilipeday稻穗。
cilipeday種回部落後,耆老想起小時候看着長輩制曲做酒釀的情境,卻記不清楚材料與步驟,因此花蓮農改場委託陳美齡及鄭惠敏輔導老師陪伴耆老喚醒記憶、查找參考資料,試做不同配方與程序,讓耆老比較找出與記憶中最接近的酒釀滋味。爲拓展古來種陸稻的應用面向,輔導老師也陪同部落族人到花蓮農改場打樣中心諮詢可加工方向,並學習利用該中心的設備,以cilipeday米開發打樣出玄米茶及米穀粉。
而酒釀及米穀粉可再運用於餐點的製作,料理達人將這些材料巧妙融入糕點的配方內,做出了米蛋糕、米餅乾、米貝果、米濃湯等產品,味道不違和之外,更增添新的口感與特色。cilipeday植株也大有用途,耆老教大家利用稻穗綁掃把,從整理稻草、抽出稻穗、對齊綁成束…,過程頗有挑戰性,也是很有趣的體驗活動。原來,祖先的陸稻能做出這麼多變化,部落族人看到傳統作物的新契機。
馬太鞍族人累積這2年種植陸稻的經驗,今年有了信心自己育苗及種植,光復國小學童前來學習傳統農耕文化,相約7月再回來協助手工割稻。透過做中學的食農教育,不但學童認識餐桌上食物的生產過程,古老的cilipeday陸稻也串接起祖先的文化與智慧,激發後人保種覆育的決心與向心力,讓古老陸稻再度傳香,並賦予新生命。
►「時間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