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稱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路線明晰化
(原標題:汽車股集體上漲,車企稱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路線明晰化)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多家車企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皆稱,《規劃》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是一大利好。
今早,《規劃》即將發佈的消息已傳出,並推動汽車股集體上漲。中國重汽(000951.SZ)收盤價漲停,東風汽車(600006.SH)漲7.72%,長安汽車(000625.SZ)漲7.14%,比亞迪 (002594.SZ)漲5.11%,上汽集團(600104.SH)漲4.10%,長城汽車(601633.SH)漲3.08%,廣汽集團(601238.SH)漲1.71%。動力電池板塊也迎來利好,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300750.SZ)漲5.25%。
《規劃》中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2012年國務院發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爲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產業生態尚不健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問題。爲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制定本規劃。
《規劃》關於發展願景方面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在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方面,《規劃》強調深化“三縱三橫”研發佈局,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爲“三縱”,佈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爲“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11月2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談道,《規劃》明確了技術路線,讓企業不會在多條路線上搖擺不定,這對該企業是一大利好。
此外,《規劃》強調了技術的重要性,提出“加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產業深度融合”。比亞迪方面認爲,這對比亞迪等技術高度集中的車企是一大利好。今年,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加速推進比亞迪電池向其他汽車品牌外供。在芯片和電子元器件方面,從消費級半導體產品技術到車規級半導體技術,比亞迪在不斷打破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截至目前,比亞迪半導體車規級MCU (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單元)已經裝車突破500萬顆,實現了國產MCU在市場上的重大突破。
此外,比亞迪正在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繼今年3月與豐田汽車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之後,近日又和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簽署合資協議,將成立一家新的公司,結合兩家公司的優勢,共同開發純電動商用車及電動車零部件。
“電動車已成爲全球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本次《規劃》強調要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原因。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合作,在提高競爭力的同時把市場做大。無論是大衆與江淮的合資還是奔馳與吉利共同生產smart車型,都屬於國際合作,外資車企採用國內電池也屬於國際合作。隨着股比的放開,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汽車分析師張翔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規劃》中提出的擴大開放以及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一方面是爲了順應中國提倡對外開放的大趨勢;另一方面是爲了更好地走出去,獲得歐洲,北美等海外汽車市場。在汽車智能化方面,中國與國際水平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自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有量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而受疫情等多重因素衝擊,我國新能源汽車在今年上半年銷量陷入負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4%至33.5萬輛。而同期,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2%,爲40.33萬輛。不過,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目前已逐漸走出低谷,7月迎來今年首次正增長,並實現持續增長,9月產銷分別實現13.6萬輛和13.8萬輛,同比增長48%和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