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不想變「社畜」!年輕人這麼說

出處:Cheers雜誌第193期文林若寧 圖片來源/PHP研究所

日本上班族工作壓力之大舉世聞名,隨着新世代進入職場問題是否有解?漫畫社畜人》作者那智泉見以自身的經驗及觀察,畫出職場生存戰中的掙扎與勇氣

日本企業正站在汰舊轉型關口,世代差異黑色企業都成爲媒體版面沸沸揚揚的重大議題,相較之下,日本新世代究竟在想什麼,恐怕更值得探索。

這或許正是漫畫《社畜人》在日本發行短短一週,就暢銷再版的理由書名「社畜」意指工作者「放棄自己的意志甘願變成被公司飼養的奴隸」。這本取材自職場現況,深入描寫年輕人心理掙扎的作品,在日本發行量達39,000冊,今年臺灣也推出中文版

網路上個人資訊極少、作風低調的漫畫作者那智泉見,將首次臺灣媒體專訪給了《Cheers》雜誌。不想以真面目示人而婉拒拍攝的她,仍特地爲臺灣讀者繪製自畫像,也深入分享她的創作世界。

「直到現在,日本還是有很多上班族早上搭第一班車出門,晚上又搭末班車回家,」談起創作源起,30歲出頭的那智泉見,清秀臉龐上透着沉重。

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讓終身僱用制度和年功序列制(編按:日本依年資職位輩分,設定標準化薪水的制度)隨之崩毀,工作者爲了保全飯碗,只能忍氣吞聲,讓「社畜」一詞開始流行起來。

無奈社畜,連公平升遷都無望

漫畫主角業務二課課長藪隣一郎,就是「社畜」的代表。老是呼喊着「今天也讓我們工作到化爲一堆白骨爲止吧!」、「身爲一個社畜,時時刻刻都要拼盡全力,拋棄羞恥心,爲工作奉獻」、「服從上司命令部下職責」,一邊以3秒鐘回完23封email的工作速度,爲公司無止盡的奉獻心力

即使如此,藪隣一郎卻沒有得到公平對待,擁有的只是愈來愈重的工作量名字始終進不了升遷名單

主管的悲慘現況,讓初加入公司的年輕下屬倉良優一充滿不安,懷抱未完成的歌手夢,不知道如何定位自我價值,更害怕今天的主管就是明天的自己。

這是許多日本新世代的心聲。重視工作生活平衡的「寬鬆世代」跨入職場後,世代間嚴重的觀念衝突,讓職場問題更加複雜。

「進入公司後,才發現實際狀況不如預期、人事任用不公不義的情況,還是很普遍,」那智泉見說,之所以選擇這個議題作爲第一本單行本漫畫的主題,就是希望透過作品,鼓勵年輕世代找回面對工作的勇氣。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93期】【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李開復:年輕人就應該比誰更拼命嗎?

工作5年後,沒人在乎你的學歷

職場就像一盤棋,我們都是「未生」-堅持,纔會有路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