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糖胺就可保關節? 「6大族羣」不要自行食用!

▲吃葡萄糖胺就可保關節?「6大族羣」不要自行食用!(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吃葡萄糖胺保骨本?」是不少人有的觀念,但真的是吃了就好嗎?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根據人體實驗結果硫酸鹽類葡萄糖胺每人每天攝取1500毫克即可,多食無益,且必須搭配低衝擊性有氧運動體重控制,才能強化關節力量活動度及減緩膝關節退化。另外也有六大族羣不建議自行使用。

市售葡萄糖胺琳琅滿目,從葡萄糖胺液、葡萄糖胺錠,甚至擦的葡萄糖胺都有,標榜可以減少關節摩擦力、增加關節潤滑或舒緩關節炎等。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這樣的說法讓民衆陷入「食用葡萄糖胺可以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等迷思,誤以爲葡萄糖胺可以取代正規治療,但其實大錯特錯。

葡萄糖胺到底是什麼?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葡萄糖胺是人體組織中的胺基酸單糖,是軟骨基質及關節液的主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人體可以自行生成,還可以提供關節保護,但隨着年齡增長,體內葡萄糖胺合成速度不及消耗速度,會因缺乏葡萄糖胺造成關節退化與磨損,因此纔會有補充葡萄糖胺的說法。

專家提醒,硫酸鹽類葡萄糖胺每人每天攝取1500毫克即可,多食無益。

葡萄糖胺製造時分成硫酸鹽類(glucosamine sulfate)、鹽酸鹽類(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及N-乙醯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等三種型式,其中「硫酸鹽葡萄糖胺」較能有效減緩關節疼痛,被衛福部列爲處方用藥,但鹽酸鹽類與N-乙醯葡萄糖胺「尚無研究證實醫療功效」,目前列爲食品管理,依法不得宣稱其療效

藥害救濟基金指出,根據人體實驗結果,硫酸鹽類葡萄糖胺每人每天攝取1500毫克即可,還必須搭配低衝擊性有氧運動,例如游泳散步及騎腳踏車等非跳、蹲類型運動,也須體重控制,並不是單吃葡萄糖胺就好。

雖然攝取葡萄糖胺類產品的副作用並不常見,但是有少數人攝取後會有腸胃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噁心胃灼熱等,或者是過敏反應如血管水腫氣喘及光敏感等,尤其針對「海鮮過敏者、使用抗凝血劑者、服用糖尿病藥物者、眼壓高者高血壓患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六大族羣,應先徵詢醫師建議後再使用。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