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水稻2成染病 伯朗大道農民叫苦

臺東池上部分水稻感染「徒長病」,高人一等的「稻公(紅箭頭處)」損失慘重。(莊哲權攝)

「高人一等」不見得是件好事!臺東縱谷地區水稻即將進入收割季節,但池上、關山有些農民卻笑不出來,因爲栽種的水稻竟染上俗稱「稻公」的「水稻徒長病」,這些稻公在田裡顯得特別細長,再過幾天就會枯死,完全無法收成,至少損失2成,農民求償無門。

在臺東縣池上鄉知名景點伯朗大道旁,整片稻田已經可以看到低頭稻穗,意味着即將有大豐收,但裡頭卻有近2成的水稻植株長得特別高,而且還有橫長的稻葉,望着這些高人一等的「稻公」,稻穗上皆爲空包彈或不飽滿的穀粒,農民臉上看不到豐收的喜悅。

農民無奈表示,年初向秧苗場買來這批水稻栽種,可能消毒不完全,沒想到現在要收割了,卻有2成染上俗稱稻公的「水稻徒長病」,往年只有零星出現,今年幾乎是整片,這些稻公再過幾天就會枯死,完全無法收成,也會影響米的品質,而且求償無門。

據瞭解,水稻徒長病由種子傳播,第1期作稻苗發生率比第2期作高,尤其遇旱災無法按時插秧時,老秧苗罹患徒長病的比率特別高,罹病的植株高度異常偏高、莖變細黃綠色葉幅變小,葉片葉鞘之着生角加大。

臺東農改場作物環境課長蔡恕仁表示,水稻徒長病都是從稻種帶原而來,這批稻米大多是高雄139種,應該是秧苗場選種時,就有參雜太多染病的秧苗種源,而且消毒殺菌不完全,纔會發生這麼嚴重的稻米徒長病,未來會加強輔導秧苗場選種殺菌工作,降低稻米徒長病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