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變之年 一汽-大衆聚焦環保創新促進產學研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9月4日報道    2020創變之年下,一汽-大衆企業社會責任領域也在開拓創新。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代背景下,一汽-大衆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經驗、體系方面優勢,開拓創新,促進產學研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中國汽車環保科技的發展”。在9月2日舉辦的一汽-大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資助儀式暨企業社會責任創新論壇上,一汽-大衆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如是表示。

據悉,一汽-大衆調研發現,人們對車內環境及車輛行駛等汽車全生命週期中的其它環保問題則幾乎聞所未聞,汽車環保意識亟待增強。

而今年3月發起的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正是聚焦新能源汽車環境評價、電池回收、汽車污染防控、車內環境健康技術及汽車環保知識普及與傳播5大領域、12大課題,將環境保護與汽車行業結合,推進創新科技成果轉化。

一汽-大衆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

促進產學研合作

“‘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致力於全產業鏈環保科技水平的提升,在模式、領域和內容三個方面實現了創新”,一汽-大衆董事會秘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提到,“未來,一汽-大衆將繼續堅持前瞻性思考,始終關注社會與汽車行業發展中的熱點議題,不斷推進汽車環保科技進步與企業社會責任發展。”

一汽-大衆董事會秘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

目前,一汽-大衆爲首屆“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提供總計450萬元的種子基金作爲科研資助。其中,“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謝明輝團隊”、“吉林大學許楠團隊”、“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吳睿團隊”等10支科研團隊獲得20萬元資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向陽團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李淑媛團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劉春偉團隊”3支團隊獲得50萬元資助,“清華大學吳燁團隊”獲得100萬元資助。

三等獎項目團隊

二等獎項目團隊

一等獎項目團隊

“通過該計劃,高院科研院所聚焦汽車創新領域,將爲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智力支持”,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王振剛認爲,“‘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爲社會領域創新管理、爲完善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借鑑案例。”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王振剛

邁入企業社會責任戰略2.0時代

2014年,第1000萬輛整車下線之時,一汽-大衆發佈了企業社會責任戰略。

2020年,站在年產銷量突破200萬輛,累計生產2000萬輛的起點,一汽-大衆也邁入企業社會責任戰略2.0時代。

而在新的戰略指引下,一汽-大衆將繼續在基礎責任和社會責任兩大維度發力

基礎責任維度,圍繞產品、運營管理、員工責任、環境管理體系和行業貢獻五大領域持續深耕。

清華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

環境管理體系方面,目前,新建工廠成都、佛山、青島、天津工廠污水站均在原有工藝基礎上建設完成RO深度處理工藝,對廢水進一步處理至工藝回用級別,達到了行業內20%回用衝廁和綠化灌溉的一般水平。西南基地污水處理設備,每日可產出2000平米草坪全年灌溉使用的中水量。

此外,一汽-大衆提出了零排放工廠戰略目標,從環境規劃,環境管理,原材料過程,生產工藝,技術應用,資源再利用,生物多樣性,廢棄物減量化,廢氣排放,CO2零排放,能源和水資源消耗等11個環保和能源維度優化工廠的節能減排水平,以達到碳零排放的戰略目標。

在今年10月推出第一款MEB車型後,屆時一汽-大衆佛山MEB工廠所使用的電能也都將來自清潔能源。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徐光

社會責任維度,一汽-大衆將專注兒童關愛、交通安全、綠色環保、精準扶貧、災害救助五大領域,踐行社會責任。

兒童關愛領域,一汽-大衆此前發起了探歌&探嶽(參數丨圖片)愛心助學公益項目,長隆兒童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於近日正式落成。

而此前圍繞綠色環保領域的“邁向生態文明 向環保先鋒致敬”環保公益資助計劃,迄今爲止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併爲77個環保方案提供超過1600萬元的資助。

事實上,在“2025戰略”下,可持續發展目標已經上升到一汽-大衆戰略的新高度。在聚焦全價值鏈“優化”的過程中,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也成爲一汽-大衆自身發展中極爲重要的一環。

一汽-大衆從市場開拓、新業務佈局、產品競爭力、精益成本、精益資本結構五大模塊入手,使生產、研發、採購、質保、營銷、人才體系齊頭並進,也將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的體系勢力,進而助力“2025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