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辦第三屆教師說課大賽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要求,提高中大新華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專業化的教師隊伍,2020年10月,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下文簡稱“中大新華”)舉辦了第三屆教師說課大賽比賽歷時2個月,經過院系推薦、校級初賽、校級複賽等爲期兩個月的過關斬將後,麥劍榮等7名教師脫穎而出,入圍決賽

12月23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行了第三屆教師說課大賽決賽,7名入圍教師展示教學課程策劃能力與風采,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教學盛宴。學校領導,各院系、黨政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本次大賽,師生代表觀賽。本次大賽由中大新華教務處處長尹小川主持,教學督導陳汝築教授作爲評委組組長主持賽程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第三屆教師說課大賽現場

李中生副校長髮表講話

陳汝築教授主持賽程

比賽現場氣氛熱烈,青年教師們懷着對教育工作的高度熱情參與比賽,積極展示紮實的教學功底和獨特的個人魅力。經過大賽組委會的評審,馬姬慧、範豔紅獲得一等獎謝杭航、麥劍榮、馮家欣楊潔譚靜儀獲得二等獎,決賽現場還爲複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三等獎的馮椿、劉振夏、許冬梅、汪長亮、宋雲、周琴娣、周酥、徐靜婷、童秀萍(按姓氏筆畫排序)等教師進行頒獎。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學院、健康學院、體育系、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公共治理學院獲得優秀組織獎

周雲書記(右一)、評委組組長陳汝築督導(左一)爲一等獎獲獎教師頒獎

楊衛華副校長(左一)爲二等獎獲獎教師頒獎

教務處處長尹小川(左一)爲三等獎獲獎教師頒獎

周雲書記(右一)爲最佳組織獎獲獎單位頒獎

搭建平臺說課練兵 展教師教學風采

此次說課大賽以教學過程設計基礎,在有限的時間內“以一次課爲例”解說該門課程所有教學環節的教學設想及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預習、展示、反饋三環節”,旨在充分展示優秀課程教學設計案例,推進教師參與教學改革與創新,鼓勵中青年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做到“教、學、做”結合,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創新型、專業化教師隊伍,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護理學院教師麥劍榮進行《預防醫學》說課

來自護理學院的教師麥劍榮從醫學領域、國家戰略、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四個方面進行闡述,結合“互聯網+教學”新模式,爲在座師生展示了預防醫學的課程目標。他表示,利用影視作品導入課程可以快速激發學生課堂興趣,通過榜樣力量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

公共治理學院教師範豔紅進行《行政管理學》說課

來自公共治理學院的教師範豔紅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講述大學行政管理學的教學思路。她注重引用各類社會真實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

外國語學院教師謝杭航進行《基礎西班牙語(一)》說課

來自外國語學院的教師謝杭航通過遊戲化課堂的課程設計思路,結合網遊式學習積分獎勵系統,進行任務型教學等方面講解如何讓“基礎西班牙語”這堂課變得生動有趣。

中國語言文學系教師馬姬慧進行《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一)》說課

來自中國語言文學系的教師馬姬慧通過啓發性、多層次教學等方法對魯迅的生平進行了介紹,並針對往年畢業生就業崗位趨勢發展的分析,展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教學。

法學院教師馮家欣進行《刑法學總論》說課

來自法學院的教師馮家欣採用情景式教學,強調理論教學應當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通過自制動畫、模擬法庭激發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從而夯實學生的刑法學知識基礎,提高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應用性實踐性

會計學院教師楊潔進行《會計學基礎》說課

來自會計學院的教師楊潔通過引用當下現實案例,結合板書設計以及時政視頻素材引導學生攻克會計學重點和難點,拓展學生的會計視野,活躍學生的會計思維,同時將會計學教學與思政教育相融合。

健康學院教師譚靜儀進行《C語言程序設計》說課

來自健康學院的教師譚靜儀通過“信息技術+媒體工具”的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思路,鼓勵學生將所學計算機知識應用到其他學科中去,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並強調“堅持”的學習理念,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認知。

專家點評力促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本次大賽特別邀請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擔任評委:原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大新華教學督導組組長陳汝築教授擔任評委組組長,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劉湘蘭教授、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副所長曠三平教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郭巍青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醫學實驗中心李錦新教授、廣東警官學院法學院何國強教授、廣東金融學院會計學院馬麗瑩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班牙語何嫣教授、中大新華信息科學學院執行院長衣楊教授擔任本次大賽評委。

大賽現場評委與參賽教師交流

面對現場評委一針見血的提問,賽者沉着自如回答,盡顯中青年教師風采。評委專家在提問和點評過程中向中青年教師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有效幫助教師們在未來教學設計過程中做出改進,從而推動“金課”建設,促進中大新華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原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大新華教學督導組組長陳汝築教授和廣州醫科大學醫學實驗中心李錦新教授對護理學院的麥劍榮授課給予精準點評,建議其明確預防醫學的課程總目的,融入創新型教學手段,拓展虛擬仿真新思路,力爭說課更有針對性,促進課程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郭巍青教授肯定了範豔紅的教案准備,並希望詳細展開關於政府權力運作的講解,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公平、公正的意識,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應用。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副所長曠三平教授與謝杭航就外國語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展開了討論,一致認爲外語是傳播中華文化的知識的“窗口”,要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傳遞中華聲音,擴大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

中山大學中文系劉湘蘭教授認爲,馬姬慧的教學思路邏輯主次分明且主題突出,其浸入式教學具有感染力,希望在教學過程應當以專題角度進行延續性發展教學,以時間軸的方式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史。

廣東警官學院何國強教授對馮家欣提出建議,課堂教學與科研實踐要互融互通,針對刑法學實踐性和應用性的講授要結合現實案例。

廣東金融學院馬麗瑩教授針對楊潔的《會計學基礎》建議道,在備課的過程中進一步梳理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強化會計學專業具體六大要素能力,從而提升會計學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中大新華信息科學學院衣楊教授向譚靜儀提出建議,希望教師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堂上要更多體現課程的實踐性,並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對標“兩性一度” 以賽促教建“金課”

李中生進一步肯定了青年教師的默默付出與奉獻,鼓勵不斷增強青年教師責任感,並向參賽教師和各位評委嘉賓表示感謝。希望通過本次說課大賽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以賽促敬”的目的:教師通過參賽進一步釐清了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也在專業教師團隊內掀起了一股集體備課的熱潮,爲進一步提高中大新華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支持;通過大賽中的說課實例以及評委的說課建議,進一步挖掘學校亮點課程,反思教學問題,推動學校“金課”建設。

陳汝築充分肯定了本屆教師說課大賽中各位教師的出色表現,他表示中青年教師應當“吃透”專業知識,合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精心設計課堂,挖掘貼近專業要求的時事案例,“用心、用情、用智”做好新時代教育。

何國強表示,課堂教學與科研實踐應當互融互通,注重專業內涵建設,傾力打造中大新華“金課”。同時,希望學校可以借鑑校外教學競賽模式,豐富教學比賽形式和內容,促進教學教育活動再上新階。

各位參賽教師精彩說課離不開他們精心的準備和辛勤付出,此次大賽也成爲各位參賽教師的成長指引了方向。“雖然備賽很辛苦,但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獲得一等獎的馬姬慧表示,“通過評委專家們的點評和指導,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一)》這門課程進行了再度的審視與思考,今後會將所思、所悟、所感用於教學工作中,不斷提高課堂水平。”

本次大賽還邀請了各院系專職教師前來觀摩學習。公共治理學院副院長羅亮梅副教授向獲獎教師表示衷心祝賀,她認爲中青年教師能準確把握學科特點,並將其與思政育人理念相結合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同時,參賽教師始終牢記初心使命,積極通過運用綜合性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提高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值得全校中青年教師學習。

自中大新華舉行歷屆教師說課大賽以來,體育系的教師們基本全員到場觀摩學習。前來學習的體育系教師胡美表示,觀摩比賽領略各個優秀中青年教師的風采,也學習到更多的課程設計技巧。在今後的授課過程中,也會將其融入其中,不斷豐富課堂內容,並不斷精進專業能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師作爲是知識的傳播者、能力的培養者、價值意義的引導者,肩負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時代使命。第三屆教師說課大賽爲中大新華各位優秀青年教師搭建良好的教育經驗分享、同臺競技的橋樑,引導教師進一步牢記立德樹人初心、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爲穩步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