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匯科技 智·享未來 中汽創智周年慶典暨事業計劃和產品發佈會今天在南京舉行

(原標題:創·匯科技 智·享未來 中汽創智周年慶典事業計劃產品發佈會今天在南京舉行)

智能制動系統、120kW自主電堆、智能座艙技術底座車用操作系統、AI引擎&視覺解決方案、智能汽車網絡靶場……一年前成立的中汽創智從一開始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今天,他們用公佈智能底盤、氫燃料動力智能網聯三大領域六大階段性研發成果的方式掀開了這層面紗。

一年前的6月29日,中汽創智在南京正式揭牌成立。這家由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兵器裝備集團、江寧經開科技共同出資160億元設立的公司,定位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前瞻共性平臺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今天在南京舉辦的中汽創智周年慶典暨事業計劃和產品發佈會,集中公佈了公司一年來的科技成果和階段性研發產品,並舉行了戰略合作伙伴簽約、聯合創新平臺揭牌等活動。

貫徹“1356”工作方略

中汽創智董事長王國強在慶典致辭中說,中汽創智的成立,是落實製造強國、科技強國、汽車強國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國家部委加快推動中央企業佈局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協同創新,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探索。成立一年以來,公司深入貫徹“1356”工作方略,以研發綠色低碳、智慧安全、極致體驗的汽車技術,賦能美妙出行、美好生活爲發展願景,研發智能底盤、綠色動力、智能網聯三大領域產品,推進5大關鍵舉措,構建6大體系,堅持黨建引領,營造創新文化,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國家部委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推進下,在五方股東的統籌規劃和資源注入下,中汽創智正全力以赴加快技術研發和產業孵化。以一週年爲新起點,在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兵器裝備集團和南京江寧經開科技五方股東的大力支持下,充分藉助江蘇省及南京市的資源優勢,不忘初心,全力以赴加快技術研發和產業孵化,爲中國的汽車產業騰飛貢獻應有的力量,以新的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

中汽創智的五大股東聯名爲公司一週年發來賀電,勉勵公司主動擁抱“新四化”爲特徵的產業大勢,攜手迎接挑戰、化危爲機,實現換道超車、升維突破,助力民族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他們希望公司堅持創新思維,凝心聚力、砥礪前行,求真務實、奮發有爲,堅決研發出世界領先的汽車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平臺,奮力把公司打造成爲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原創技術策源地和創新發展新標杆,爲強大中國汽車產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瞄準下一代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引領下,低碳化是未來世界產業升級和科技競爭的主旋律,將有力推動汽車產業動力多元化的進程。按照國家部委有關工作佈置,中汽創智將藉機推動產業資源整合,加快對下一代關鍵核心技術的集中攻關和突破。把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爲自身的重要職責使命,增強戰略決心和定力,集中力量攻克汽車行業關鍵核心技術。

中汽創智CEO李豐軍

當前,汽車行業尤其是汽車科技的競爭日趨激烈,作爲一家成立剛滿一週年的汽車科技企業,如何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中汽創智CEO李豐軍說,中汽創智秉持的文化理念是“CAIC”文化理念:即挑戰(Challenge)、領先(Advanced和)、創新(Innovation)、合作(Cooperation),致力於成爲汽車行業技術創新的引領者、產業孵化的踐行者和數據服務的驅動者。基於我們對公司願景、定位和文化的思考,結合國家和股東的規劃要求、行業趨勢和發展需要,形成了中汽創智的中期事業計劃。我們制定了兩個“211”目標,到2025年,技術方面和經營方面分別要達到“211”。技術目標的“211”即中汽創智將實現200項核心技術突破,建成1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專利及行業標準數量進入行業第1梯隊。經營目標的“211”即每個領域2項以上產品量產,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市場估值1000億元。在中期資金投入上,將達到410億元,其中,項目研發280億元,基礎能力100億元,產業孵化30億元。人才培養方面,將培養100名領軍人才和1000名骨幹人才。

李豐軍說,今天的汽車行業,已不單單是企業間的競爭關係,而是生態圈的競爭與合作的關係。中汽創智秉持自主、組羣和入羣的三維創新模式,公司成立以來,通過與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戰略合作,在生態建設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將進一步夯實和擴大我們的生態圈,構建50個生態共贏夥伴,生態運營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元,生態共建人才突破5000名。

自主技術品牌“擎立方”正式面世

在週年慶典上,中汽創智還發布了自己的技術品牌“擎立方”,包含智能底盤“擎磐”、氫燃料動力“擎勢”、智能網聯“擎臻”三大子品牌。中汽創智CTO周劍光介紹,“擎”代表托起、支撐,“立方”代表三大領域指數級組合,三大領域,三箭齊發,中汽創智將努力成爲民族汽車科技的中堅力量,擎起一片未來。

中汽創智CTO周劍光

周劍光集中介紹了智能制動系統、120kW氫燃料電堆、智能座艙技術底座、車用操作系統、AI引擎&視覺解決方案、以及智能汽車網絡靶場等六項階段性研發成果。他說,中汽創智將潛心研發“綠色低碳、智慧安全、極致體驗”的汽車技術,勇於迎接挑戰,着力攻關前瞻、共性、平臺、核心產品和技術,充分發揮與股東方聯合研發的積聚優勢,強化整車同步開發及測試驗證,持續打造“技術先進、硬件可靠、軟件魯棒、成本領先”的汽車高科技產品。

爲更好的凝聚共識,探索未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中汽創智與合作伙伴們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促發展”爲原則,不斷深化合作關係,提升合作層次,實現價值共創。在慶典上,中汽創智與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等12家戰略合作伙伴正式簽約。

爲搭建前瞻創新平臺,在原始創新、人才集聚、成果轉化等方面,努力實現更深入的共贏發展,中汽創智與合作伙伴共建的汽車智能網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汽車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智能汽車底盤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等3家聯合創新平臺也同時揭牌。

央地合作打造創新典範

中汽創智項目是央地合作的創新典範。

南京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寧區委書記李世貴在致辭中說,中汽創智今天發佈的事業計劃和創新成果,展現了超越的堅定決心以及深耕江寧的深厚友情,我們相信有各界領導傾力支持,有公司高層遠見卓識,有各方力量的互利相助,中汽創智一定能加快成爲中國汽車產業新標杆,也希望中汽創智以及各界戰略同盟緊貼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大局,呼應南京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大勢,不斷強化卡脖子技術公關,奮力當好產業創新先鋒軍團,併發揮龍頭效應,帶動更多產業鏈項目在江寧佈局。江寧區將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全力爲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卓越的營商環境,共同爲汽車強國戰略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汽創智CEO李豐軍告訴媒體,公司籌備期間,南京在激烈的競爭中憑藉自己的綜合優勢吸引了中汽創智,實踐證明,這個選擇對於雙方是雙贏的。中汽創智能夠在一年的時間中取得各項成果,離不開南京市、江寧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中汽創智也在人才聚集、產業聚集、提高地區首位度方面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充分展示了雙方的戰略眼光。

行業精英的思想饕餮盛宴

本次大會匯聚了汽車與科技跨界領域的頂級研究者、企業精英等400餘人,碰撞思想、分享經驗、共謀發展。

來自行業內的專家發表了主題演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從風險視角談論了智能網聯的安全問題;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從消費端變化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方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就新型電池技術推動電動中國戰略發展發表了演講;清華大學教授基於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態勢及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深入分析了產業重構大背景下的科技創新。

下午還舉行了多場技術論壇,包括先進底盤控制技術論壇、氫燃料電池、固態電池技術論壇、基礎軟件技術論壇、自動駕駛技術論壇、汽車信息安全技術論壇、智能座艙技術論壇、車路雲協同技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