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減少羣聚 星國鼓勵民衆發電子紅包

隨着春節腳步接近,新加坡政府趁機宣導民衆多用電子紅包取代傳統紅包,除了響應環保之外,也有助防疫期間減少羣聚感染風險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金融風險貨幣部門主管Bernard Wee表示:「過去一年來線上付款服務便利性使之快速普及。今年春節正好讓大家延續這股趨勢,用電子紅包來爲家人好友建立新傳統。」

往年春節前夕新加坡各間銀行提款機前總是大排長龍,因爲民衆都想領新鈔包紅包。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的情況下,新加坡政府希望民衆改發電子紅包來減少領錢造成的羣聚感染風險。況且,電子紅包也比傳統紅包更環保。

新加坡每年春節前印新鈔的過程大約製造330公噸排碳量,相當於570萬支智慧型手機充電的排碳量,也等同新加坡全民人手一支手機連續充電五天的排碳量。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每年春節前民衆從銀行領出的新鈔,往往在春節過後又存回銀行帳戶,造成不必要的印刷浪費。除了春節之外,政府也鼓勵民衆在其他節日善用電子紅包,並鼓勵金融科技公司開發更多電子禮品應用程式

考量到65歲以上老年人及行動不便者仍可能傾向去銀行領現金包紅包,新加坡間融管理局也監督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馬來亞銀行及渣打銀行等五家銀行建立線上預約系統,讓民衆事先預約臨櫃領錢時段,以符合新加坡防疫規範並達到人羣分流目的

1月18日起,上述五大銀行的線上系統已開放民衆上網預約,可自1月25日起依預約時段到銀行或指定提款機領新鈔。

近年中國數位付款服務推廣有成,光是2019年農曆初一到初六期間就有8.2億人透過微信(WeChat)發送電子紅包,人數較前一年同期增加7%。新加坡爲了趕上這波趨勢,也宣佈國內大線上付款平臺PayNow及FAST自2月起開放銀行以外的電子錢包線上交易